有限的眼界却能有这样的思考,已然是万中无一的天才了。
“偶像,那你有啥高见啊?”
姜振宇眼巴巴地望着孟川,眼神里满是求知的渴望。
“还真有一个,不过尚未得到证实,你有没有兴趣和我联手,把这个理论给证实了?”
孟川饶有兴致地看向姜振宇。
孟川能邀请姜振宇加入,便是对他能力的最佳认可。
孟川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短板。
他在经济学研究上几乎是零基础。
能依靠的唯有对未来十年的记忆。
过目不忘的本事在“证明理论”这件事上,虽有帮助,但也不是万能的。
而姜振宇,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假以时日,成就必定非同凡响。
有他帮忙,就算比不上诸葛亮,那也比三个臭皮匠强得多。
“真的吗?偶像,我太乐意了!”
姜振宇一听,兴奋得直搓手:
“能和偶像一起研究这么牛的理论,我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啊!从现在起,我就唯偶像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姜振宇激动得满脸通红。
仿佛能给孟川当助手,是这世上最光荣的事儿。
“别这么夸张。”
孟川无奈地笑了笑。
这姜振宇还真是个活宝,溜须拍马的功夫一流,而且还不让人讨厌。
既有天才的头脑,又不呆板木讷。
将来不管在哪个领域,他都肯定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一路上,孟川把自己所知的“国家制度论”详细地讲给姜振宇听。
要证明“国家制度论”,光靠嘴上说说可不行。
必须有严谨的数据作为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