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出去了。
魏茜茜躺在床上,累倒是累,却一点睡意也没有。
她现在满脑子全是魏俊承,甚至现在连手机都不敢拿出来看。
现在网上已经有了不少关于魏俊承这件事情的新闻。
虽然打着码,别人认不出来,但魏茜茜一眼就能看出这个朝夕相处几十年的哥哥。
这时,楼下的门铃响了。
魏茜茜打了个激灵,这个时候谁还会过来。
他们刚结婚,加上魏家的事情,很多人已经避之不及,这个时候,莫不是警察过来询问?
她急忙换上衣服下了楼。
是袁。。。。。。
夜色如墨,城市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像无数双注视的眼睛。袁晨曦站在天台边缘,风拂过她的发梢,铜铃在掌心微微发烫。那一声“叮”,仿佛不是来自金属的碰撞,而是她心底最深处的回响??十年来,每一次她听见孩子的哭泣、看见他们眼中的绝望,这声音就在那里,轻轻震颤。
手机再次震动,是一条新消息。是苏小梅发来的:“朵朵今天完成了第一幅独立创作,题目叫《光来了》。”后面附着一张照片:画布上,一道裂痕贯穿黑暗,裂缝中透出金黄色的光芒,一个小女孩站在光里,身后影子拉得很长,却不再狰狞。
袁晨曦笑了,眼角却湿了。
她知道,那道光,是念安爬上床抱住朵朵时的笑容;是聿战默默安排心理医生、调取资源时不发一言的背影;是那位山区老教师颤抖着说出“原来我们可以听懂孩子”时的泪眼;更是她自己,在无数个深夜伏案写方案、咬牙扛下压力时,仍不肯熄灭的信念。
可风暴并未真正平息。
第二天清晨,一则新闻悄然登上热搜:“‘回声驿站’某试点学校曝出教师滥用预警系统,误判学生为高危个案,致家长集体抗议。”配图是一群情绪激动的父母围在校门口举横幅,标题赫然写着:“别让公益变成监控!”
袁晨曦心头一紧。她立刻联系林舟核实情况。十分钟后,电话接通,林舟语气凝重:“出事的是湖南怀化站点。一名班主任发现班上男孩连续三天未交作业,且课堂沉默,按一级预警上报。但未做深入访谈就直接触发系统记录,家长得知后认为孩子被‘贴标签’,觉得人格受辱。”
“有没有造成实际干预?”她问。
“没有医疗介入,但心理观察员已登记备案,家属信息录入区域数据库。”
袁晨曦闭了闭眼。她明白问题所在??机制启动得太快,培训却没跟上。基层教师缺乏专业判断力,又怕担责,宁可多报也不敢漏报。初衷是救人,结果却可能伤人。
“马上暂停该站点所有数据上传权限。”她果断下令,“派两名资深督导组连夜出发,实地评估事件影响。同时发布声明:任何预警必须经两名以上专业人员联合确认方可生效,严禁单方面上报定性。”
挂断电话后,她翻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速度不能凌驾于尊严之上。”
中午,聿战打来视频电话。他刚开完集团董事会,领带松了一半,眉宇间透着疲惫。“我听说了怀化的事。”他说,“有人在董事会上提出来,说教育板块投入太大,风险不可控,建议暂缓扩张。”
袁晨曦冷笑:“所以他们是想借舆论退缩?”
“不全是。”聿战摇头,“部分质疑确实合理。比如数据安全、伦理边界、教师权责……我们不能只讲情怀,还得建立规则。”
她沉默片刻,忽然问:“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朵朵那天吗?她在病房墙上用指甲划出三道血痕,嘴里喃喃‘我不该活着’。那时候没人管什么程序正义,只有我想冲进去抱住她。”
聿战看着她,目光深邃:“我记得。可现在,我们要救的不只是一个朵朵,而是成千上万个潜在的她。我们必须走得稳,才能走得远。”
两人对视良久,最终袁晨曦轻声道:“我会起草《预警系统操作伦理守则》,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标签化行为。同时增设家长知情同意机制,所有心理档案必须双向授权才可建立。”
聿战点头:“资金我来保障。另外,我可以开放聿氏旗下AI实验室的技术支持,开发情绪识别算法辅助初筛,减少人为误判。”
“技术只是工具。”她提醒,“真正的核心,是人心。”
当天下午,袁晨曦召集法律顾问陈然、心理学专家李教授及一线教师代表召开紧急圆桌会议。经过六小时讨论,《儿童心理危机干预伦理七条》正式诞生:
一、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或暗示儿童心理状态;
二、所有预警需经至少两名持证心理工作者联合确认;
三、家长享有完全知情权与退出权;
四、心理档案独立加密存储,非紧急情况不得调阅;
五、严禁将数据用于商业用途或绩效考核;
六、教师上报行为依法免责,但恶意虚报者追究责任;
七、每季度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脱敏报告,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