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辈子都没这样过,从前她都有办法找到成片的蘑菇。
真是……
直起腰,找到多的再捡。找不到就算了。
不再理会那些孤零零的小蘑菇,往山下找去。
正往前找着,就听有说话声。
“刘大娘,听说明天生产队去刘家窝棚换粉条,你家去吗?”
刘大娘“去,我琢磨着是快去了,前几天就把土豆都起了,已经挑出来了,就等着去换粉条呢。你家去不?”
王二媳妇儿:“我家我老婆婆去,年年都是她去,就把我和老三家的都一块儿换了。”
刘大娘:“那挺好,你们都省心了。去一趟得一天时间。”
王二媳妇儿:“可不是咋地,去一趟挺累的,我说这次我去,让我老婆婆在家歇歇。”
齐飞飞:其实你就是想去溜达,毕竟这山旮旯里,一年到头也出不去几次,何况还有个孩子坠脚。
她老婆婆在家一点歇不着,孩子得帮她哄,张口兽得帮她喂,还得给她男人煮饭。
刘大娘:“你们跟去行,你老婆婆岁数越来越大,早晚得你们接手。”
王二媳妇儿:“我这两天出来捡蘑菇,都是强求着我老婆婆帮我看两天孩子。
我说我去换粉条,我大伯嫂子听我说去,她也要去,那我婆婆能同意?两家孩子加一起六个呢,她说啥都不带看的。”
刘大娘:“那也确实看不过来,还得给你们喂鸡喂鸭煮饭。”
王二媳妇儿:“这妯娌多了也不好,像你家一个儿子多好,谁家姑娘有福气嫁进你家,可是有福了,刘贵长的好,还能干,婆婆也好。”
刘大娘:“看你说的,还没个缺点了!”刘大娘心里也是这么觉得。
王二媳妇儿:“我有个表妹,人长的水灵,还能干,要不那天刘贵回来,让她俩见见?”
第22章这丫头能处
齐飞飞本来还想过去打个招呼,看这俩人聊起亲事,就悄悄的绕过去,走了。
越往近村子,蘑菇越少,想想,她还是往远处去,山这面应该没有猛兽,有时候民兵打耙,枪声对野兽还是有威慑力的。
对哦,她是不是也可以弄把枪?去哪里弄呢?买也没钱啊!
一路走一路琢磨。
走远了,果然蘑菇就多起来,这个山沟多是扫帚蘑,淡黄色,一丛一丛,跟扫帚树的形状非常像,小个的更像珊瑚树。
齐飞飞一边捡蘑菇一边想,要是不用去深山也能有大片的蘑菇捡就好了。
捡着捡着,突然灵机一动,小鹿进了四合院,给了一片草地,那要是蘑菇进去,是不是也能给一片山坡?
齐飞飞是个行动派,想到立马就得实施。
去四合院倒座房,拿了铁锹和箩筐,把萝筐里用树叶垫起来,把小扫帚蘑连同下面的一大坨土都一起挖到箩筐里,挖了一箩筐,放进了四合院。
她继续捡蘑菇,今天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赶紧加快速度。
一共捡了半背篓,有些少,不过今天得早点回去,看看能不能让她跟着生产队的马车去换粉条的地方去看看。
一到做粉条的季节,方圆百里的人都来这里换粉条,说不定能有啥机会挣点钱。
今天她故意路过村口的大柳树。
这里就是消息的集散地。只要天不冷,大家没事儿都往这里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