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在这条街上开店的人,基本都和周边服装厂的内部人员有点?关联,所以?他们?的拿货价格也就比那些大?宗客户高一点?,外面很多生?意规模不大?的批发?商,也都是从这里拿货。
也因为是批发?店铺,他们?的衣服基本都是五件起批,不接零售。老板也很看人下菜碟,大?客户就热情点?,小?客户不怎么搭理,你要说自己?是私人来买衣服的,得,一边玩去吧。
叶薇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知道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所以?见人就吹牛自己?在沪市有十几?家服装店。
她长得面嫩,又不像那些大?老板一样大?哥大?拿手上,批发?的老板自然一脸怀疑。
但她穿着?打?扮都不差,衣服是之前为了卖认购证“斥巨资”买的,脸上妆容也还算精致,再加上是不是说一句行?话,那些老板就渐渐打?消了怀疑,开价都按照大?客户来。
叶薇来之前就知道深市衣服便宜,但听?到对方开的批发?价,还是惊了一下。
比如基础款的纯棉长袖,沪市刚上新时一件至少要卖二三十,但这里的批发?价不到十块。
虽然这是批发?超过五百件的价格,但批发?数量少也贵不了几?块钱,扣掉运费和店面租金,利润依然可观。
长裤价格稍微高一点?,但基础款批发?价基本不超过十五块,而沪市的卖价至少要在这个基础上翻两到三倍。
张江明虽然没怎么逛过女装店,但听?到这价格也是眼睛一亮,趁着?老板不注意,压低声音问叶薇要不要直接批点?女装回去。
叶薇想?了想?说:“再看看。”
虽然这些衣服不止批发?价格低,面料还不差,基本都是纯棉,做工不算精细,却也没有多少明显的线头,但他们?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款式基础。
基础款,说白了就是烂大?街的款式,不用去商场,去夜市逛一逛,每家店铺基本都有这个款。
而深市服装厂多已经是共识,那些店铺老板十有八九都是在羊城深市两地进的货,也许他们?找的不是源头批发?商,但价格也差不了几?块。
再加上夜市租金便宜,所以?这些基础款进回去,卖价都大?差不差。
夜市人流量大?,他们?开店久了还有老客户,她一个店都没有的新人,衣服款式又不特别,拿什么跟人家竞争?
降价?但这叶意味着?利润变少,如果她降了价别人也降,引起恶性竞争,说不定最?后谁也讨不了好。
可如果不降,货堆积在手上卖不出去,进货价再低,最?后肯定也是亏。
所以?基础款进货价看似低廉,但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已经不能保本。她想?把货卖出去,最?好还是从款式上下点?功夫。
但款式通常和做工复杂程度成正比,款式越好看,做工上就需要更费功夫,同事面料要求也会更高,继而导致进货价更高。
进货价高了,售价就低不了,可她没有店铺,走低价路线或许能吸引到客户,价格一高,顾客肯定更倾向于去商场选购。
那要开店吗?
叶薇当然承担得起开店的投资,不提之前赚的那些钱,就说这次深市行?即将?带来的收入,也足够她开好几?家店。
但开店成了自然好说,不成一亏就是几?万块,心里有底前,她不想?贸然做决定。
何况这只是逛的第一家批发?店,叶薇觉得他们?可以?再多看看。
之后两人又进了几?家服装批发?店,其中有一家店的服装款式都挺不错,但相应的批发?价也要高上一截。
除了女装店,这条街上还有男装、童装、鞋帽等批发?店,叶薇重点?逛了童装店。
虽然她未婚未育,也没有真正做过生?意,却也知道现在最?好赚的是女人和孩子的钱。
女人不用说,去商业街看看遍地开花的女装店就知道了。
孩子的钱好赚则跟政策有点?关系,叶薇这一代孩子还挺多,家家户户都是三五个孩子,所以?父母在养孩子方面没有那么精细,经常老大?衣服小?了老二接着?穿。
但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计划生?育越发?严格起来,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
听?说乡下政策会宽松一些,有个地方生?了女儿?可以?再生?一个,但沪市在这方面男女平等,男女都只能要一个,否则自己?做生?意的要交高额罚款,在国家单位上班的轻则处分重则丢工作。
像机械厂,近几?年结婚的职工都只要了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