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玉雕新秀
飞机上,顾曜运扭头看向身后。
他那个不学无术的儿子正在开网络小说,神色之间充满了熠熠生辉。
“哎——”
顾曜运无可奈何,轻叹一声。他百思不得其解,网络小说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它既不如传统文学那么深刻厚重,又不如电影电视短视频那么直观。他也曾经瞄过几眼,网络小说的篇幅犹如老太太的裹脚布,动辄就是百万字的大长篇,完全就是给人消磨时光的精神鸦片。
他对这位家中长子沉迷网络小说,不钻研玉雕技艺的态度非常不满。
此刻,顾彦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追读一本网络小说,对于父亲滔滔不绝的一番大道理,他向来都是充耳不闻的状态。
他时常庆幸女儿喜宝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玉雕技艺传承这一棒。不然,父亲一定会将他狠狠剥掉一层皮,他的世界里就再没“自由”二字。
半晌之后。
喜宝身体打了一个激灵,从梦中惊醒了过来。
“爷爷,现在飞到哪儿了?”
“已经到江苏地区了,喜宝,刚才梦见什么了?怎么哭鼻子了?”
“爷爷,我梦见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玉器展厅了。”
“又梦见文物在跟你说话?”
“嗯,我梦见那些中国玉器在跟我哭鼻子!玉龙、玉琮、玉璧、玉衣、玉杯、玉雕观音像、玉带钩、玉蝉,它们都哭着要我带它们回家。”
听见孙女的话,顾曜运心口抽痛了一下。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为2。3万件,每一位炎黄子孙,知道这个消息,怎能不心痛呢?
“爷爷能理解你的心情,咱们一定要化悲愤为力量,带领中国玉雕走向国际大舞台。”
“爷爷,您说,咱们中国流落海外的文物,有没有可能都回到祖国的怀抱?”
顾曜运沉吟片刻,这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喜宝,未来或许存在一种可能,随着全球文化意识的提高,其他国家的研究者可能会更倾向于主动将这些文物送回中国。”
“哎,这种变化一定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全球文化意识的提升。”
“失望和难过是没用的,作为新一代的玉雕手艺人,你们有属于你们的使命。玉雕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与技艺提升,如何通过市场开拓,让玉雕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未来,等你到达了爷爷的境界,作为老牌玉雕手艺人,教育传承这一方面,培养新一代玉雕人才,确保玉雕技艺能够代代相传,这也是你们这一代人身上的使命。”
“爷爷,我知道啦,耳朵都听出老茧了。接下来,您会说,从更高的维度来讲,新一代玉雕手艺人不仅要推动玉雕艺术繁荣发展,还要不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更多的贡献。”
“难道不是吗?”
“是!但是我现在心里憋着一股气,我就想雕刻出更多的玉雕艺术品,让老外看看,他们掠夺了咱们中国珍贵的古代玉器文物,咱们中国现代的玉雕技艺丝毫不逊色过去,甚至越来越优秀,而且超越了过去的技艺和审美。”
“喜宝,真正的实力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无需刻意展示,它的光芒自会穿透云层,被世人所见。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经过时间的打磨,终会展现出玉石独特的光彩。咱们不能急于求成,真正的成就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
“爷爷,我心里就是觉得太憋屈了,自己家的东西在别人家,别人还拿出来显摆,太气人了。我听见那些文物对故土的思念,对归家的渴望。”
“爷爷能够感同身受,曾经是皇家的瑰宝,是寺庙的圣物,是民间工匠智慧的结晶。如今,静默地躺在大英博物馆供人观赏。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它们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而自豪,为它们的流离失所而心痛。相信爷爷,总有一天,它们能够回到孕育它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