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归途团圆
“喜宝,快看,上热搜了!”伊克山兴奋地举着手机冲进工作室。
喜宝正在雕刻台前专注地打磨一块和田玉,被他吓了一跳,差点划伤手指。
“你能不能稳重点?吓了我一跳。”喜宝瞪了他一眼,“说吧,什么热搜?哪个明星出轨了?哪个明星乱扔香烟头了?还是哪个明星又出新电视剧了?这年头的热搜都是这些娱乐八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已经不爱看了。”
“不是的,是我们发的那条关于文物归还的微博啊!”伊克山把手机递给她,“喜宝,你看,转发已经过万了,评论区都炸了。没想到这么多人跟我们一样,希望咱们流离失所在国外的中国文物可以尽早回家。”
喜宝接过手机,屏幕上是一条他们制作的短视频:镜头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缓缓推进,定格在一尊青铜鼎上。配文是:“这些文物,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评论区里,网友们热烈讨论着:
“支持文物回家!”
“这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啊!”
“希望能早日看到它们回到故土。。。。。。”
喜宝的眼睛有些湿润,她想起在伦敦参观博物馆时的心情,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就像离家的孩子,让人心疼。
伊克山突然想起什么,“喜宝,对了,《归途》的草图我已经画好了,你看看。别笑我,我画画天赋差了一点,但是雕刻过程中我可以随时修改。”
伊克山摊开一张图纸,上面是一组玉雕设计:蜿蜒的长城、巍峨的故宫、还有象征丝绸之路的驼队。
喜宝认真端详了许久,赞不绝口:“不错,但是呢?”
“但是什么?喜宝,你直说吧,我这人听劝。”
“那我就直说了,我觉得还缺点什么,我来想想啊!”
喜宝思考了一会儿,便拿起铅笔在图纸上添了几笔。“怎么样?你再看看,加上这个怎么样?我觉得这样一来,构图更丰富多彩了,之前有那么一丢丢的单调。”
伊克山凑近一看,眼睛里面立马出现了惊喜的光芒。喜宝加上刚才那几笔的勾勒,现在草图简直妙啊!“喜宝,用玉雕表现文物回家的过程,太有创意了!幸亏有你,不然这件作品就苍白了许多。喜宝,你是我的小福星。”
“小福星?”喜宝一愣,噗嗤一笑。“这个称呼有点老土,不过听起来好像挺有福气的,我还算喜欢吧!”
伊克山有些害羞,心里面确是美滋滋的。他问喜宝,下个月他回新疆探亲,她是否跟着一块儿去玩。喜宝看着伊克山期盼的眼神,故意给他留了个悬念,说是自己考虑一下,到时候一定提前告诉他。
夜深了,工作室里只剩下雕刻机细微的嗡鸣。喜宝专注地雕琢着一块青玉,这是《归途》的主体部分。伊克山在旁边打磨细节,两人配合默契。
喜宝突然开口,“伊克山,你说等这些文物真的回家了,我们是不是该创作一个新作品庆祝?”
伊克山笑了,说那是必须的!到时候创作一个作品,就叫《团圆》怎么样?喜宝一听,竖起大拇指,非常认同伊克山这个创意。
一个月后,《归途》在故宫博物院展出。观众们被这件作品深深打动:玉雕上,一件件“文物”沿着丝绸之路“回家”,最终融入中华文明的画卷。
展览现场,一位老教授激动地说:“这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份文化宣言!年轻人,你们太厉害了,将文物归还的主题融入玉雕艺术中,这个创意开创先河之举。”
喜宝和伊克山相视一笑。他们知道,推动文物归还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他们用艺术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当天晚上,央视新闻转发了伊克山和喜宝的作品。伊克山看见新闻时,激动地晃着手机,差点把桌上的玉料震到地上。
喜宝赶紧扶住玉料,接过手机。屏幕上,央视新闻的官方账号发布了《归途》的照片,配文是:“年轻的玉雕艺术家的心声:让文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