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为了增加土地容积率,基本上建的都是四层以上的楼房,政府会给建厂房的开发商一定的补贴。
路过一家印刷厂,秦奋向里看了一眼,说:“在2000年前后,深圳最赚钱的企业就是印刷厂,真的是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现在印刷厂已经没有原来那么赚钱了,也不像从前那么风光。”
“以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看现在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社会发展太快,竞争太激烈,企业淘汰得也快。”蒋斌不禁感慨道。
“特别是科技产业,一定要走在最前面,谁在技术上领先,谁就是这个领域的王者!”
又路过电子元件厂、模具厂、制药厂,都已经如火如荼地在生产,厂区里有货车往来,有工人忙碌的身影。
秦奋从口袋里掏出曹哲送他的那张名片,拨通了上面的手机号码,通了之后,秦奋问他,他的厂房的具体位置。
王经理告诉他,他的厂房在B区,4号。
园区里已经开始搞绿化,在各家厂房前也都修了花坛,栽种了各色小花,开得五彩缤纷。移植了不少的大叶榕树,木棉树已经花团锦簇,园区里的环境已经很怡人。
走了一段路,路面上出现大量塘泥,因为有的地方路还没有修好,来往车辆带出大量塘泥。
到了B区4号,看到王经理已经早早地等候在厂房门口,见到秦奋还有蒋斌,推着两辆自行车,二十多岁,看上去并不像什么老总,穿着普通,完全没有老总的样子。
王经理问道:“刚才是你们打的电话,说来看厂房,是你们吗?”
秦奋把自行车放在一旁,答道:“是的,王经理,刚才是我打的电话,想看看你的厂房。”
王经理又往他们身后看了一眼,没有人,问道:“你们经理怎么没跟过来?”
蒋斌指着秦奋,反问道:“怎么,他不像经理吗?”
王经理赶紧陪笑道:“不是,我就从来没看过骑自行车来谈业务的总经理,所以觉得奇怪。”
秦奋说:“我是大江的经理,我叫秦奋,是曹哲介绍我来的。”
果然像曹哲预料的一样,“曹哲?我怎么一时想不起来,能提醒我一下吗?”
“他在政府工作,负责工业那一块,特别爱干净,衣服一直穿得很笔挺,看上去很年轻,浓眉大眼的,想起来了吗?”
王经理终于想起来了:“噢,我想起来了。他来过我这里,我还让他帮我往外推荐厂房,对,就是他!”
王经理立刻恭维道:“像你们能骑自行车的总经理,那都不是一般人,不是大佬就是大神!一般的总经理都没有你这样的格局。”
秦奋对于王经理突然转变的态度感觉有些滑稽。现在社会就是这么现实,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变得**裸,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都是价值的交换,人性使然,趋利避害。
“你们想看多大面积的厂房,有什么要求?”
“根据我们公司目前发展的状况,我打算租两百平的厂房。”
王经理看了一眼秦奋,摇了摇头,说道:“两百平的小厂房能有多大产量,我第一眼看到你们,就知道你们是干大事的。直接就租个四百平的,厂房有多大,你的产能才有多大,现在小打小闹赚不了大钱!”
“那你带我们去看一下你的厂房。”秦奋说。
王经理带着他们二人来到一层,介绍道:“这一层呢是两百平,里面水、电都有,这边可以作为生产车间,你们跟我过来。”
“你们看,这两间呢,可以作为车间的办公室,电话线,网线都接现成的,真是拎包入住。你再看我这窗户,都是双层玻璃,密封性绝对好,你看完我这里的厂房,你都不想再看第二家。”
王经理又说:“你还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情况,这些格局都可以改,看你公司的需要。”
“你这一层租金要多少?”
“在整个南山工业园区,我的租金应该是最低的。你来的时候也看到了,位置多少有点偏,加上路还没修好,这一层呢,一年我就要八万,租两层就少要五千,十五万五。你在整片园区里都找不到第二家像我这么便宜的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