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文华殿内弥漫着松烟墨香,仿佛是一场文化的盛宴。
七十二学士整齐地排列着,他们手持毛笔,正在书写万寿赋,墨香在空气中弥漫,仿佛是他们对皇家的忠诚和敬意。
沈青黛看着这一切,她的眼神突然定格在翰林院承旨的手腕上,她轻轻按住他的手腕,声音轻柔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大人这笔‘山河永固’的永字,最后一捺为何带钩?”
她的目光紧紧盯着承旨的眼睛,仿佛要从他的眼神中找到答案。
老学士颤巍巍地摘下叆叇,他的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声音也带着几分颤抖:“县主有所不知,这是陛下亲授的‘龙尾笔法’……”
他缓缓展开御赐的《兰亭序》摹本,第八行“永”字果然带着凌厉的回锋,那独特的笔法仿佛是皇家的印记。
沈青黛的护甲在宣纸上轻轻划过,发出细微的声响,她的声音微微提高:“可这钩锋偏了三毫,倒像……”
她突然噤声,她的脑海中浮现出裴惊竹书房暗格里那封血书上的笔迹。
窗外,几片残梅轻轻飘进,落在“固”字上,竟似斑斑血痕,仿佛是命运的暗示。
陈泠玉捧着鎏金砚台款款而来,她的步伐轻盈而优雅,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县主试墨?”
她的葱指轻轻研开朱砂,那细腻的动作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这是三殿下从吐蕃得来的血玉砂,遇酒则化金……”
她突然将酒液泼向沈青黛刚写的寿字,墨迹竟变成青紫色,那奇异的变化让在场的人都惊叹不已。
“好个点石成金。”
沈青黛反手将酒盏扣在陈泠玉袖上,石榴红锦缎霎时泛出螭纹,那神秘的纹路仿佛是古老的诅咒,“只是这西域幻锦,怎的染了前朝余孽的纹样?”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和自信,仿佛是在向敌人宣告胜利。
……
正月廿四,百戏台的机关齿轮昼夜不息地转动着,发出低沉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命运的齿轮在转动。
沈青黛看着工匠调试“鱼龙曼延”的水渠,她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她轻轻按住总管的扳手,声音冷静而坚定:“这水闸开合该用三寸铜栓,怎的换作铁制?”
她的目光紧紧盯着总管的眼睛,仿佛要从他的眼神中找到真相。
总管抹着汗,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慌张:“铜料紧缺……”
“是怕铜器遇磁石吧?”
沈青黛的银簪轻轻一挥,吸起一枚铁钉,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嘲讽,“就像这‘仙人栽豆’的戏法……”
她迅速掀开机关匣,磁石阵中果然藏着淬毒银针,那冰冷的银针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是死亡的使者。
萧元霜抱着彩绸匆匆跑来,她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青黛姐姐看这个!”
她展开竟是幅十丈长的《八仙过海》,那精美的画面仿佛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尚功局说要悬在祭台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