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为了给大哥“冲喜“,下旨將凉国公蓝玉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圣旨刚到,整个王府都忙碌起来。
管家们开始筹备婚礼事宜,採购各种物品,联繫礼部官员商討仪式流程。
可朱桂內心毫无波澜。
主要是娶媳妇这件事,他確实没办法拒绝。
一旦接受,他就等於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上了一副名为“蓝玉案“的枷锁。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太子大哥的死,將会是点燃朱元璋心中那座猜忌火山的导火索。
为了给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扫清所有障碍,一场腥风血雨的清洗在所难免。
而他这个手握海外雄兵,坐拥惊天財富,又与军方第一人蓝玉结为姻亲的藩王,將会成为最扎眼,也最烫手的山芋。
“大哥,你可得给咱再撑一会啊,可別丟分啊!精神点!“
思绪万千间,他已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前。
僕人们正手脚麻利地將旧的“代王府“牌匾摘下,换上了一块崭新的金丝楠木巨匾。
这块匾额是宫中造办处精心製作的,选用的是最上等的金丝楠木,经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表面光滑如镜。
匾额上,三个龙飞凤舞的烫金大字在阴沉的天色下依旧熠熠生辉——南王府。
换匾仪式进行得很隆重,礼部特地派了官员前来监督,確保一切合乎礼制。
只是,京城的空气里,早已瀰漫著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酒楼茶肆里,时常能听到窃窃私语,都是在议论朝中的风云变幻。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府上的门客和护卫,终日奔走於各个衙门口和勛贵府邸之间。
就在刚刚,朱桂路过德胜门时,亲眼看到晋王朱棡的马车停在一座豪华宅邸前。
车上下来的不仅有朱棡本人,还有几个衣著华贵的谋士模样的人物。
他们提著礼盒,神情恭敬地被迎入府內。
朱桂心中瞭然,那座宅邸是兵部尚书的府邸。
或设宴款待,或私下拜会,或赠送厚礼,忙得不亦乐乎。
拉拢朝臣,编织关係网,那点司马昭之心,简直路人皆知。
朱桂对此只感到一阵无语。
老朱可还坐在龙椅上,太子大哥也还剩一口气,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地开始站队、拉山头。
难道他们忘了老朱是靠什么起家的?
朱元璋能从一个要饭的和尚,一步步爬到皇帝的位置,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
他对人心的把握,对权谋的运用,堪称炉火纯青。这些藩王们的小动作,怎么可能瞒过他的眼睛?
朱桂想起史书中记载的那些惨烈场面,这他妈確实该啊,明著送谁能拦得住你说?
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这群蠢货,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朱桂反正是不掺和进这些破事里。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把婚结了,然后立刻远走高飞,离这个是非之地越远越好。
然而,他想置身事外,麻烦却偏偏要主动找上门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