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进行,可能会引起一些保守势力的反弹。
“明白了,殿下。”单保家恭敬地说道:“那么这一批四千人该如何处理?”
朱桂思考了一下:“一千人留在琼州,剩下的三千人分三批运往大明沿海各地进行试探性销售。先从福建、广东开始,看看市场反应如何。”
三亚湾的晨曦透过薄雾洒向大地,整个港湾在朝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寧静美好。
经过半个月的紧张安置,十万流民终於在这片南海之滨找到了属於他们的家园。
走在新建的街道上,到处都能听到百姓们发自內心的讚嘆声。
“老天爷,这真的是给咱们住的吗?”一个来自山东的老汉站在自家门前,望著那栋崭新的石木结构房屋,眼中满含泪水。
房子虽然不大,但格局规整,前有小院,后有菜园,比他在老家的茅草屋强了不知多少倍。
“爹,您快进来看看,这屋里还有灶台和水缸呢!”
他的儿子从屋內跑出来,兴奋得像个孩子。
一家三代挤在这间新房里,虽然有些拥挤,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距离港口不远的一片新垦农田里,更多的流民正在忙碌著。
代王殿下不仅给了他们住处,还分配了足够的耕地。
这些土地肥沃异常,据说是用了什么神奇的肥料,连老农都惊嘆从未见过如此肥美的土壤。
“这简直就是天堂啊。”
一个中年汉子扛著锄头,望著远山如黛、近水如镜的美景,不禁感慨万千。
他叫王大富,原本是河南的一个佃农,因为连年旱灾而背井离乡。
本以为这辈子只能四处流浪,没想到却在这海角天涯找到了新的希望。
王大富的妻子李氏正在家中忙碌著。
这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动作麻利,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欞洒进屋內,她正在处理昨天从市场上换来的一块鯨鱼肉。
“这鯨鱼真是浑身都是宝啊。”
李氏一边切著鯨鱼肉,一边感嘆道。
在她的巧手下,鯨鱼肉被分门別类地处理著。
精肉用来做菜,肥肉则放进大锅里慢慢熬製。
隨著炉火的燃烧,锅內的鯨鱼脂肪开始融化,散发出一股特殊的香味。
李氏知道,这些鯨鱼油可是好东西,不仅可以用来点灯照明,还能製作蜡烛。
在这个没有电灯的时代,鯨鱼油製成的蜡烛是最好的照明工具。
“娘,这油好香啊。”她的小女儿凑过来好奇地看著。
“去去去,小孩子家家的,別在这里捣乱。”
李氏一边说著,一边继续搅拌著锅中的油脂。
她从邻居那里学会了提纯鯨鱼油的方法,知道火候掌握得当,提炼出来的油脂不仅纯净,而且几乎没有异味。
熬製完鯨鱼油后,李氏又开始处理鯨鱼皮。
这些看似粗糙的皮革经过特殊处理后,竟然能变得相当柔软。
她用刀子仔细地刮除皮上的脂肪,然后用盐水浸泡,最后晾晒风乾。
“这鯨鱼皮做出来的衣服既结实又保暖,比咱们老家那些布料强多了。”
李氏一边忙活一边自言自语。
她已经盘算著要用这些鯨鱼皮给全家人做几件御寒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