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厂內,锤声叮噹,刨飞舞,一片繁忙的景象。
与此同时,朱桂也开始大规模招募士兵。
琼州府这段时间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员聚集,其中不乏身强力壮的青壮年。
朱桂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组建成一支精锐的征討军。
这些士兵在严格的训练下,很快就掌握了先进的战术和武器使用技巧。
他们不仅擅长陆战,也能熟练地进行海上作战。
火器的使用更是他们的强项,每一个士兵都能熟练操作火枪和火炮。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就在朱桂紧锣密鼓地准备征討事宜时,远在京城的朱元璋收到了他的奏疏。
皇帝正在御书房內处理政务,太监总管將朱桂的奏疏恭敬地递了上来。
朱元璋接过奏疏,仔细阅读起来。
“什么?十三子要征討倭国?”朱元璋看完奏疏,脸上露出了愕然的表情。
此时,朱棣和朱冈正率领大军在北方与蒙元余孽激战。
傅友德也在前线协调指挥。
大明的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在北方战场,南方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动。
朱元璋皱著眉头,陷入了沉思。
一方面,倭寇確实是大明的心腹大患,需要彻底解决。
另一方面,现在的时机似乎不太合適。
就在这时,锦衣卫指挥使前来覲见。
他向皇帝匯报了朱桂在琼州府的最新情况,包括农业產量的激增、人口的大幅增长,以及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大。
“陛下,根据我们的调查,代王殿下现在手下有精兵七千余人,战船数十艘。而且,他也在和诸位琼州官员的会议中明確表示,征討倭国不需要朝廷提供任何钱粮支持,一切费用都由他自筹解决。”
锦衣卫指挥使恭敬地匯报导。
朱元璋听到这里,眼前一亮。
不需要朝廷出钱出粮,这確实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现在朝廷的財政压力本就很大,北伐的开支已经让户部叫苦连天。
如果南方的征討行动能够自给自足,那就再好不过了。
“那些倭人的实力如何?”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岛国现在政治混乱,各地大名相互爭斗,根本没有统一的军事力量。那些倭寇虽然海上作战凶悍,但大多数都是农民出身,装备简陋,战术单一。以代王殿下的实力,完全可以轻鬆镇压。”
朱元璋听完这番话,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