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琼州府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在发挥著自己的作用。
这种管理效率,即使是朱棣在北方的军队中也很难达到。
他不禁暗暗感嘆,这个十三弟確实有著过人的治理才能。
第八天的时候,朱棣提出要看看朱桂的粮食储备。
朱桂毫不犹豫地带著他来到了港口附近的大型仓库群。
当仓库的大门打开时,朱棣差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座座粮食堆积如山,在火把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稻穀、小麦、玉米,各种粮食分门別类地储存著,数量之巨大让人难以置信。
“这些粮食,足够供应十万大军三个月的消耗。”朱桂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带著难以掩饰的自豪。
朱棣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在北方征战多年,最头疼的就是军粮问题。
现在看到如此巨大的粮食储备,心中的兴奋简直无法言喻。
琼州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富庶的领地,更是一个巨大的粮仓!
就在这个时候,朱棣开始对朱桂展开了软磨硬泡的攻势。
他拉著朱桂的手,苦著脸说道:“十三弟啊,四哥我在北方真是太难了。每次出征,最担心的就是粮草不够。你看你这里粮食这么多,能不能再多支援一些?”
朱桂看著四哥这副模样,心中暗笑。
朱棣虽然是个威武的藩王,但在兄弟面前还是保持著那份真诚。
“四哥,我之前说的是每月十万斤,这已经不少了。”朱桂故意为难道。
“十万斤確实不少,但四哥我需要得更多啊。”
朱棣继续哀求:“北方的形势你也知道,蒙元余孽还在蠢蠢欲动。如果粮草充足,我就能主动出击,彻底解决边患。”
朱桂见四哥说得诚恳,心中也有些动容。
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了朱棣眼中的真诚和为国为民的责任心。
经过一番“艰难”的討价还价,朱桂最终“勉强”答应將援助数量从每月十万斤外加这次的五十万斤。
这个消息让朱棣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
五十万斤粮食,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第十天傍晚,朱棣的船队准备启程返回北方。
在码头上,兄弟二人进行了最后的告別。
“十三弟,四哥回去后,一定会在父皇面前为你美言。”朱棣拍著朱桂的肩膀说道:“关於移民的事情,我会全力支持。先期移民六万人,这个数目我有信心说服父皇。”
朱桂听到这个承诺,心中暗自窃喜。
六万人!这可比五十万斤粮食珍贵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