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京城內外人心浮动,各种猜测甚囂尘上。
在官员和百姓看来,这是皇帝对逆子忍无可忍,要御驾亲征,平定叛乱。
而在那些心思更深沉的人眼中。
此事却透著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
金陵城外,通往西南的官道上。
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护卫著车驾,顶著寒风缓缓前行。
一辆普通的马车里。
车厢內烧著炭盆,很暖和。
但朱元璋却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往外冒。
他掀开车帘的一角,回头望去。
金陵巍峨的城墙已在视线中变得模糊。
朱元璋知道,皇太孙允炆此刻就站在城楼上,目送著他。
那个孩子,仁厚,孝顺,像他的父亲朱標。
却也像他父亲一样,缺了些杀伐决断的狠劲。
在奉天殿上,当著满朝文武,自己將允炆骂得狗血淋头。
那既是训斥,也是在演戏。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对安南的背信弃义有多愤怒,对皇太孙的“妇人之仁”有多不满。
他要用这种方式,为老十三在南边的所作所为,找到一个最合理的藉口。
袭杀大明商旅,悬首示眾。
这等奇耻大辱,若是不灭其国,他朱元璋的脸面何在?
大明的国威何在?
所以,老十三打得对!
但他不能公开这么说。
他是天下宗主,要维持天朝上国的体面。
所以,自己必须摆出问罪的姿態。
至於真相到底如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老十三朱桂的性子,他这个当爹的最了解。
那孩子从小就跟他那几个哥哥不一样,不爱读圣贤书,偏爱看些杂学,脑子里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几年之前,朱桂殿上言辞激烈,再三请封到穷山恶水的琼州,让自己有些拉不下脸。
自己的本意是让他吃点苦头,磨磨性子。
当时,他嘴上虽说是兵械,钱粮一点不给,但实际上也在背后偷偷准备了。
谁能想到,那臭小子直接跑了!
而从那之后。
这小子就像是蛟龙入了海。
不但一点东西没要,更是短短几年,竟在南洋折腾出这么大一片家业。
灭安南,吞暹罗。
这等功绩,就算是开国那会儿的徐达、常遇春,也未必能办得如此乾脆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