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鬚髮皆张,如同被触怒的雄狮。
“琼州府!你知道琼州府以前是什么样子吗?瘴气遍地,黎人作乱,朝廷派去的官,三年死一半!是老十三,带著他的人,平了黎乱,清了匪患,才有了今天的琼州!”
“他给朕送来的那些人,替朕的百姓省了多少徭役,你知道吗?工部修河堤,建皇城,若没有那些人,要多徵发多少民夫,要耽误多少农时,你想过吗?”
“他一个人,一支船队,在海外为我大明开疆拓土,给朕挣回来一座金山银山!你们这些在京城里享福的东西,动动嘴皮子,就要摘他的桃子,断他的根!”
“你们安的是什么心!”
“你黄淮是觉得朕老了,提不动刀了,还是觉得我朱家的儿子,可以任由你们这些腐儒来欺辱?”
皇帝的怒火,如同烈焰,席捲了整个大殿。
文武百官全都跪伏在地,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喘。
黄淮更是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皇帝的態度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皇爷爷息怒!”
眼看情势失控,朱允炆再也站不住了。
他连忙跪倒在朱元璋面前,叩首道:“黄淮忠心体国,所言或有不当,但绝无私心。”
“他也是为了我大明江山永固,请皇爷爷看在他一片公心的份上,饶恕他这一次吧!”
朱元璋胸口剧烈的起伏著,他低头看著跪在自己脚下,一脸恳切的皇太孙。
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所取代。
他看到了仁厚,也看到了软弱。
这孩子,终究还是不懂。
他不懂,朱桂送回来的不只是奴隶和金钱,更是一种可能。
一种让大明朝摆脱土地束缚,向外开拓的可能。
他不懂,朱桂这样的人。
只能拉拢,只能安抚,绝不能逼迫。
一旦逼得他铁了心在海外自立为王。
那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哼!”
朱元璋重重的哼了一声,拂袖坐回了龙椅上,紧闭著双眼。
不再看殿下跪著的任何人。
“退朝!”
太监尖利的嗓音响起。
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
百官们如蒙大赦,躬身行礼后。
小心翼翼的倒退著走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