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堆虽然取得了极好的成绩,但并不代表着已经完美,特别是从试验堆到工程堆,从研究到应用,这是一次大跨步式的蜕变,中间还有很多需要解决。
好在国家大力扶持,因此在总设计组的带领下,各研究和理论小组立刻就按照设计方案,针对工程堆在建造过程乃至是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问题进行专项攻坚。
“回来了,感觉全都回来了……”
西北某基地,“逐日计划”临时的办公大楼内,随着一次技术攻坚会议结束,核物理理论小组中负责传感器项目的褚建华教授感慨万千。
他今年已经年近九旬,年轻时也曾参与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在西北大漠戈壁中隐姓埋名,为国铸剑,后来任务结束,成为西南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
而今随着“逐日计划”的启动,他再一次被征召,成为其中一个理论小组的组长,置身在这西北大漠中,感受着数百位同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了一个无法拿下的技术而集中力量攻坚,这令他恍惚中似乎回到了六十多年前。
如今和当初是多么的相似?
“要说不同也有。”
“当初咱们来到西北大漠,是被迫,是因为西方列强的讹诈,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为了生存,为了强大,不得不铸剑自保,可如今不同了。”
“如今是为了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是为了让人民奔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褚建华这样想着,不禁咧嘴一笑。
“老褚,看你咧着个大嘴,笑甚呢?”旁边,一个老研究员走过来,拍了拍褚建华的肩膀。
“是老徐啊。”褚建华拧开手中的保温杯,笑着说道:“我这是开心啊,看到大家都斗志昂扬,感觉好久都没有这样**过了。”
老徐叫徐卫兵,和他都是西南物理研究所的同事,俩人在一起共事三十多年了。
“还**呢,都快愁死我了。”徐卫兵叹息道:“总设计师组对传感器的标准定的那么大,还要让我们必须在两年内搞出来,这要求也太高了,我都不知道咋办才好。”
“那你还敢下军令状?”听到这话,褚建华问道。
刚才他这个老朋友在会上的时候,态度可是很坚决啊,听到总设计组的要求后,非但不叫苦不叫难,直接一口答应下来,还嚷嚷着要下军令状。
“那不是被架住了嘛。”徐卫兵说道:“我看其他小组一个个都斗志昂扬,胸脯拍的震天响,我们小组当然也不能落后。”
“那你这叫逞能,可怨不得别人。”褚建华笑道。
徐卫兵唉声叹气,随后看了看褚建华,眼珠子一转,顿时就想要张口说些什么,可还没等他开口,褚建华立刻说道:“打住!这是你们自己的活,可别想找我帮忙,我自己还有一大堆任务呢!”
褚建华和徐卫兵一起共事三十多年,徐卫兵抬抬屁股,他就知道对方想放什么屁,当即就拿话头给堵死了。
“不是,老褚,你不能见死不救啊!”徐卫兵愣了一下,随即又连忙说道。
“我可没办法,你找找别人吧。”褚建华快走两步,摆摆手道。
“别啊老褚,听我跟你说,看在老兄弟的份上,你拉兄弟一把……你别走那么快,等等我……”徐卫兵连忙追上去。
而褚建华也是不断摆手,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样子。
楼道里的其他研究员,看着徐卫兵和褚建华打闹起来,都不禁莞尔一笑。
“这个老褚,还有这个老徐,都那么大的人,还这么不稳重。”从会议室出来的孙院士,看到这俩人,忍不住摇头。
“他俩一旦遇到压力就这样,当初和咱们一块搞原子弹的时候,就是这么没个正形。”一旁的周院士笑道。
“我看还是压力小了,得想个法子给他们再提提标准。”孙院士眼珠子一转,说道。
“你就憋着坏吧。”周院士指了指孙院士,没好气地说道:“小心他俩一怒之下,还和几十年前一样联手堵你门,到时候你可别求饶。”
“都老胳膊老腿了,他们还有那身手嘛!”孙院士面上‘不屑’,但手上却将保温杯打开,喝了一口茶水压压惊。
一旁的陈怀楚望着他们斗嘴聊天,嘴角不由露出一抹笑容。
越是和这些老教授们相处,越是能感受到他们的质朴与单纯——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