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继续深造,但却被现实打击,只能被迫放弃。
这些硕士研究生,从小到大无一例外都是身边同龄人的佼佼者,他们上着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然后来到了最好的大学。
结果到了大学后,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到这一步,就有很多人被划分成了不同的路径,就比如他们见识到了真正的天之骄子,从而认识到了自己天赋的不足,本科毕业后就步入社会,也有的人不愿放弃,决定考研深造。
而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这又是一轮残酷的筛选。
那些天骄在学术研究中得心应手,能够很快的进入状态,并且成为自己导师团队中的臂助,而天资不足的则在此刻被彻底显露出来,他们在研究时极为吃力,为了一个论文都能绞尽脑汁反复修改,千辛万苦做出来的成果,最终只能投一个边缘的期刊,最后勉强毕业。
对于他们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认清自己的过程。
只是有的人认清现实,早早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开始养家糊口,而有的人还有不甘心,想要继续拼搏。
可前途实在太过渺茫。
国内的人太多了,学术研究也太过内卷了,无数天之骄子层出不穷,如果没有过人的智商和研究天份,很难支撑的下来。
也正因如此,许多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放弃继续进修。
因为到了博士层面,那就是真正进入到了学术圈,对天赋和努力的要求将会更为恐怖——在各大顶尖高校中,每年都不乏有博士延毕,甚至辛苦研究了一辈子,都无法取得博士学位的人。
正因如此,王德力才会纠结,凡梁浩才会沉默。
他们其实算是幸运的。
因为有一个好导师,这意味着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到比别人更多的资源,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会更轻松,恰恰相反,因为珠玉在前,他们所背负的压力还会更大。
“算了,想这么多干嘛,先把咱们的论文给搞出来,顺利毕业再说。至于其他的,等事到临头再想呗。”凡梁浩长吐一口气,洒脱说道。
“也是,想那么多也没用。”王德力也是甩甩头,将这些念头压下去:“事已至此,先吃饭吧,你请我下馆子!”
“凭什么我请你?”
“就凭我喊了你哥,身为大哥,总不能让小弟饿肚子吧!”
“行,算你狠!”
两人说说笑笑,勾肩搭背的离开了。
……
另一边的宁平,此刻也正驱车赶往燧人反应堆的办公室。
到了之后,找到导师陈怀楚的办公室,正好就看到李松也在里面,此刻导师正在拿着一份文件同李松说话。
“是宁平啊,我跟李松说一下这些东西,你自己倒杯茶先等会。”陈怀楚看到宁平,招呼道。
“好嘞,导儿您先忙。”宁平端正作息,笑着说道。
他在几个师弟面前颇有架子,但来到陈怀楚这里后,却规规矩矩,一本正经。
等到陈怀楚和李松讨论完,陈怀楚这才看向宁平,道:“资料带来了吗?”
“带来了,都在这儿了。”宁平将资料递过来,放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