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皇叔毒宠王妃请上位 > 第1664章 还没机会(第1页)

第1664章 还没机会(第1页)

陆昭菱毕竟是回来了,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

众人下意识第一时间都开始先检查陆昭菱,眼光上上下下扫了她全身,发现她没有受伤,最重要的是脸上没有什么伤痕,才真正放下心来。

看到陆昭菱担心又愧疚的神情,他们赶紧说道,“哪能呢。容姑娘把我们安顿得好极了,我们可都是过了一觉的,大家也刚起来一会,刚才还在说,在槐园睡得可好了,起来之后精神百倍,就等着你这新娘子了。”

陆昭菱观察了一下他们的精神还有脸色,看到他。。。。。。

夜风穿堂,吹得案上纸页簌簌作响。阿衡未动,只望着那蝴蝶远去的轨迹,像一缕不肯落地的魂。他忽然觉得胸口发闷,抬手按了按心口,旧伤隐隐作痛??那是十年前在西南铜矿边,被守卫铁戟刺穿肺腑留下的疤。当时林知遥背着他逃出矿洞,一路血染青石,嘴里还念着:“真相不是刀,却比刀更利。”

如今,刀已出鞘。

他缓缓起身,将刚写下的那句“当千万人同时睁开眼,黑暗便不再是黑夜”轻轻折起,放入一个檀木小匣中。这匣子是他亲手所制,内层涂了蜂蜡防潮,外刻一圈细密纹路,是《拾遗录》第一期刊首语的笔迹缩影:“字有骨,纸有命,话不死。”

门外脚步声又起,这次轻而稳,是沈清璃。

她推门进来,发髻微乱,衣袖沾着尘土,眼中却亮得惊人。“先生,西北来的三个妇人到了,带着她们丈夫的尸布??浸过井水的粗麻,现在还在渗黑水。”她声音压得很低,“我已经让她们藏在后院柴房,等您亲自查验。”

阿衡点头,从柜中取出一只小瓷瓶,倒出几粒褐药丸吞下。这是太医院老医正私下配的护肝散,专防蚀心铜毒残留侵体。自从得知李相曾用此毒害人,他便日日服用,不敢懈怠。

“太子那边呢?”他问。

“昨夜搜出证据后,陛下震怒,今日早朝便下旨削去李相三族官荫,其长子贬为庶民,次子流放岭南。”沈清璃顿了顿,“但……太子也被禁足东宫,理由是‘擅调禁军,越权行事’。”

阿衡闭了闭眼。

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少年天子初掌权柄,雷霆手段虽快,却触了祖制红线。皇帝可以感激他铲除奸相,却不能容忍储君手握兵权、绕过枢密直控禁军。哪怕动机纯良,也是大忌。

“这是警告。”阿衡轻声道,“不只是给太子的,也是给所有想改规矩的人。”

沈清璃咬唇:“可若连太子都受制,述真司还能走多远?”

“走得远不远,不在庙堂定论,而在民间是否继续递信。”阿衡拄杖走向后院,“只要还有人敢写,有人肯听,路就不会断。”

柴房里,三位西北妇人蜷坐在草堆上,面容枯槁如秋叶。最年长的一位叫柳氏,五十不到,鬓发尽白。她抖着手打开包裹,露出一块泛黑发硬的麻布。

“这是我男人最后盖的布。”她嗓音沙哑,“他在渠边挖土三年,前月咳血不止,死了。大夫说‘劳疾’,可我晓得不对??他死前指甲全紫,嘴里吐的是绿沫!我们村二十多个汉子都这样没了,孩子也瘦得皮包骨……”

阿衡戴上鹿皮手套,小心剪下一角布料,放入盛清水的瓷碗。片刻后,水面浮起一层油膜般的青光,继而泛出淡淡腥气。

“的确是蚀心铜毒。”他低声说,“而且浓度极高,说明水源已被长期污染。”

沈清璃记录完毕,抬头问:“要不要报给工部?”

“不必。”阿衡摇头,“工部尚书仍是李相旧党,此刻上报,只会石沉大海。我们要走另一条路。”

他转身取出一张大幅宣纸,铺于桌上。纸上已有山川轮廓,正是林小满绘制的《全国水质观察图》初稿。阿衡执炭笔,在西北区域重重画下一个红圈,写下:“渭北七县,井水含毒,死者逾百,官匿不报。”

然后,他提笔另起一页,开始撰写新的《拾遗录》特刊内容。

这一期,他决定不再隐喻,不再迂回。标题只有四个字:

**《他们死了》**

正文开篇写道:

>“他们不是病死的。他们是被沉默毒死的。

>他们的名字没人记得,坟头没有碑文,棺材用薄板钉成,埋得浅,春雨一冲就露出脚踝。

>可他们真的存在过。他们曾在田里弯腰插秧,曾在灶前哄孩子吃饭,曾在夜里搂着妻子说‘明年收成好了买匹布’。

>现在,他们只剩一块发黑的尸布,和一句‘劳疾身亡’的批语。

>我们欠他们一场昭告天下的哭声。”

沈清璃读完,眼眶通红。

“这……会被禁的。”她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