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陈默。”
“我是小雨,我喜欢画画。”
“我们会保护你们的。”
“你们不用当士兵,你们可以当小孩。”
不知过了多久,第一声啼哭响起。
不是哀嚎,不是恐惧,而是一种纯粹的、属于生命的释放。
随后,哭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震撼灵魂的交响。
林晚站在中央,泪流满面。
她终于懂了那只翠绿纸鹤为何选择她。
不是因为她强大,而是因为她始终记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听见,哪怕他从未说过一句话。**
数月后,联合国特别会议通过《情感人权宪章》,正式承认“共感能力”为人类基本属性,禁止任何形式的情感压制技术开发,并设立“新生之家”,专门收容并培育从各地解救出的实验体后代。
陈默成为第一位公开身份的“传承者少年”,在全国巡回演讲中讲述自己的双重记忆。他说:
>“我不是两个灵魂的争斗,我是两种命运的桥梁。我父亲没能说完的话,我会替他说完;那些还没出生就被定义为‘武器’的孩子,我会教会他们什么是‘家’。”
而在共觉之城的中心广场,一座新的雕塑落成:一只巨大的纸鹤展翅欲飞,背上坐着七个孩子,手中牵着无数条发光的丝线,连接着整座城市的心跳。
林晚每天仍坐在石琴旁,等待下一个需要诉说的人。
有一天,一个戴着兜帽的小男孩走来,怯生生地问:
“老师,如果我说出来,会不会被人笑话?”
林晚微笑:“也许会。但也会有人因为你说了,而敢跟着说。”
男孩低头思索许久,终于鼓起勇气:
“我……我昨晚梦见爸爸死了,可他其实早就走了,我妈说他不要我们了……但我还是想他……我觉得我是不是很坏?”
林晚轻轻握住他的手。
“想一个人,不是坏事。觉得难过,也不是软弱。你愿意说出来,就已经很勇敢了。”
她拨动石琴,旋律温柔流淌。
一只粉色纸鹤从琴弦间诞生,绕着男孩飞了几圈,轻轻落在他掌心,留下一朵微型的樱花。
男孩笑了,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再也不用一个人藏着秘密了。
夜深人静时,林晚再次登上观星台。
她仰望星空,轻声问:
“你说,这个世界,真的会好吗?”
风拂过,送来遥远的回应:
>“只要你不停下倾听的脚步,就会一直好下去。”
她笑了,将一枚新的晶核放入怀中。
明天,又会有新的孩子进门,带着新的伤痛,新的迷茫,新的希望。
而她,永远在这里。
等他们开口。
等他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