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做。”小满轻声道,“这一次,不能由我们来引导。必须让普通人自己选择,要不要倾听,要不要回应,要不要相信另一个人的痛是真的。”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
“就像那个缅甸小女孩说的??‘我们一起就好了’。”
通讯切断。
林晚坐在黑暗中,久久未动。直到助理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解码的卫星情报。
“林博士!太平洋中部出现巨大能量波动!那座孤岛……正在下沉!”
她猛地起身。
画面传来的瞬间,她屏住了呼吸。
那座曾孕育奇迹的小岛,此刻正缓缓沉入海面。海水并未汹涌翻腾,反而温柔地包裹着陆地,如同母亲收回怀抱中的孩子。而在岛屿彻底消失前的最后一刻,一道银光自中心冲天而起,直射云霄,随即化作无数光点,洒向全球海洋。
“那是……石头的残骸?”林晚喃喃。
“不。”助理指着数据分析窗口,“能量特征匹配度99。7%……那是第十四件乐器的意识载体。它……在分裂。”
光点落地之处,世界各地的水域开始泛起涟漪。东京湾的上班族看到海面浮现出短暂的人脸轮廓;加勒比海的渔民发现渔网自动编织成复杂的符文图案;北极冰层下的潜艇官兵报告称,声呐捕捉到一段循环播放的童谣,旋律简单,却让所有人莫名落泪。
与此同时,三百二十七名画过“波纹环绕心”的儿童,几乎在同一时间睁开眼睛。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按在地面、墙面、窗玻璃上。
然后,笑了。
因为他们听见了。
不是声音,不是语言,而是一种存在本身??像春风拂过草尖,像雨滴落在湖心,像亿万颗心跳在黑暗中悄然同步。
这是地球神经系统真正的成年礼。
数日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承认“共感公民权”。
争议激烈。保守派坚持认为共感能力属于“非正常认知干扰”,应纳入医学监管;宗教团体则宣称这是“神启降临”,要求建立全球祭坛;科技巨头联合提案,希望将共感数据接入AI中枢,实现“情感云计算”。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
一个六岁男孩走了进来,牵着他母亲的手。他没有通行证,也没有翻译员,可当他站上发言台时,所有人都安静了。
因为他开口的第一句话,不是通过耳朵听见的。
而是直接出现在每个人脑海中:
>“你们吵得太厉害了,地球妈妈有点疼。”
全场死寂。
男孩歪着头,认真地说:“她说,你们忘了最重要的事??共感不是为了控制别人,也不是为了让机器变得更聪明。是为了不让任何人再孤单。”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贝壳串成的“心”,放在桌上。
“这是我做的。送给你们。”
然后,他转身离开,脚步轻快,像一阵风穿过殿堂。
五分钟后,十七位国家代表同时收到了一条私人信息??内容各不相同,却是同一时刻浮现于意识深处:
-一位独裁者看到了自己童年被父亲殴打的画面,耳边响起幼年的哭声。
-一名军火商梦见无数孩子站在废墟中,齐声问他:“为什么要造那些会爆炸的玩具?”
-一位冷漠的财阀总裁突然想起三十年前遗弃的情人,她临终前握着他的照片,嘴里念着他的名字。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发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