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帮你看病还行,可别找希儿切磋诗词,希儿啥也不会写。】
朱寿眉梢微挑,看来希儿还有他不知道的秘密,他倒是有些期待,能早些看到她的诗词。
秦府门口,希儿抓着朱寿的手,小脸上写满了期待。
“阿寿哥哥,什么时候接希儿进宫呀?”
朱寿沉吟片刻,“希儿,进宫的事你再等等,我先跟父皇回禀,会尽快的。”
父皇一直在找的那个小孩就是希儿,他在不知道父皇目的时候,不能带着希儿进宫冒险。
【可是京都已经开始乱了,要是再不让皇上知道,就来不及了呀。】
【该怎么告诉阿寿哥哥,这些进京赶考的学子,大部分都是些武夫,没准是敌国安插进来的。】
在街上希儿说过学子的不对劲,他竟然没有察觉到,这些人都是武夫。
看来是他不够仔细了。
“希儿,你乖乖回去睡觉,快快长大。”
希儿不再继续纠结,“好,阿寿哥哥,希儿等你。”
回宫后,朱寿第一时间去了御书房。
“太子殿下,皇上等你许久了。”
朱寿点头,抬脚走了进去。
“父皇,吴相、何老那边……”
皇上抬手打断了他的话,晃了晃手上的奏折,“这些事你处理好便是,正好我有别的事,要跟你商议。”
朱寿拱手,大步走近了些,“是,父皇。”
皇上把奏折递给他。
“边关来报,情况很乐观,咱们的军队,不过刚压境还未亮出兵器,那头就已经往外退兵了。”
没有任何交战,对方先投降了,怎么看怎么奇怪。
朱寿想起希儿的话。
如果对方把精兵放在京都,那所谓边关的骚扰,定然只是为了做给他们看。
目的就是让他们调离兵力,让京都无兵可守。
只不过现在才发现此事,怕是有些晚了,得尽快核实。
只是,皇上从不让他参与军事,怎么会突然在他面前提及此事。
“依儿臣愚见,他们此时退兵,定有别的目的。还有一件事,儿臣需要去核实,应当跟此事有关。”
皇上难得露出赞赏之意,“那依你看,这是他们的什么策略?”
朱寿肯定,“调虎离山之计。”
皇上,“哦?那边关无仗可打,可需要乘胜追击,或是拨掉部分回京?”
朱寿知道,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问他不过只是想考考他罢了。
“若真是调虎离山之计,此时调兵回京已经来不及了,理应乘胜追击,只是……”
皇上,“只是什么?”
朱寿后退半步,拱手道,“只是之前各地灾荒不断,朝廷粮食短缺,若是边关一味的打仗,只怕民不聊生。”
皇上未明可否,只是苦笑着摇头。
“是啊,将士没有粮食,拿什么去打仗,可若是从百姓们身上……”
“父皇,不可!”
朱寿见过百姓没有粮食,过的是什么日子,断不能让皇上动了这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