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五郎,盛童学两个小家伙就没地方读书了。
去邻镇的话,还是太远了。
现在世道又不好,指不定放学下学的路上,就遇上了强盗山匪流民什么的,危险得很。
捉了那小孩子去卖钱,或者更凶残的,把孩子杀了吃肉都有可能。
于是,盛家人合计了一下。
不去学堂了。
就暂时在家里,让林氏教他们。
反正,林氏的学问好,教孩子们又耐心,又温和,讲课的水平不亚于学堂的夫子。
几个孩子们也愿意跟她学。
还省了交学费。
于是,家里的几个孩子的学业就交给了林氏。
之前是兼职教一下。
现在是全职教,林氏难得出了一趟门,让盛二郎陪她去镇上的书铺子里走了一趟。
买了一些常见的蒙学教材回来了。
认真地给孩子们备课。
还买了不少的纸墨笔砚等,这些费用,都是公中出。
村里还有其他孩子们也停了学,问盛老爷子能不能过来,到盛家旁听一下。
盛老爷子也征求了林氏的意见,她是夫子,她做主。
林氏同意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在桃花村里传遍了。
大家都听说盛家的媳妇是个女夫子,会教孩子们读书,还不要钱,于是,一窝蜂的想把孩子送到盛家来学习。
这样就很为难了,盛家不是学堂,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容纳这么多孩子。
还有,林氏只有一个人,毕竟精力有限。
还是棉娘多嘴了一句,说每三天开一次大课堂,所有人都可以来旁听。
不具体每个人都教,能旁听,能听懂多少算多少。
反正也不收学费。
只把精力重点放在自家孩子们身上。
棉娘这个意见很好,盛家就采用了这个方法。
也不用每三天什么的,就是天气好的时候,随机上课,和练武一样,敲一下村头的锣鼓,敲三下就是号召大家来习武,敲五下,就是让孩子们来上课。
这个法子,村里人都同意。也都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