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李承影心中虽感惊讶但仍保持镇定,“非常好!立刻下令所有在外执行任务的哨兵撤退,并同时传令下去,让全体将士做好战斗准备。”
时间距离阿剌大败已经过去三天了,这三天来,整个明军大营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中。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星辰璀璨,每个角落都在默默地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每次探马风尘仆仆地返回营地,他们满是疲惫和急切的脸庞总能在一瞬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正在打磨兵器的士兵,还是在帐内研究地图的将领,他们的视线都会不约而同地朝着中军大帐的方向汇聚过去。
随着李承影那一声坚定有力的令下,整个明军大营瞬间变得生机勃**来,像是被注入了无限活力般开始井然有序地运作了起来。
士兵们迅速整理行装,将领们则忙着布置具体的作战计划,既紧张又振奋,仿佛连天地间的风云也被这股力量所撼动。
“兄长,”伯颜的声音在静谧的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几分不安与犹豫,“我们真的非得要打这一仗吗?”
尽管此时距离明军大营仅不到百里的距离,但这份迫近的战争阴影却让他心中充满了担忧与不确定。
“是!”
也先的回答简洁却无比坚定,宛如一记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不容置疑。
然而,在他那坚毅的外表之下,其实也隐藏着复杂的考量。
正如李承影早已预料到的那样,起初的时候,对于这场战斗,也先是并不情愿的。
土木堡之战所带来的收获——无论是物质上的丰厚掠夺还是精神层面的地位提升——已经足以让他信心满满地回到草原,甚至可以说,哪怕立即称汗,也毫无障碍可言。
然而,这一切美好憧憬的背后,却有着无法忽视的现实差距。
由于李承影的存在,尤其是后者两次成功击败了自己的兄弟以及阿剌,使得明朝势力不仅在土木堡附近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安全据点,同时还有效地吸纳整合了许多散落各地的逃兵残部。
这些变化让瓦剌方面无论是想获取更多俘虏,还是期望获得丰富战利品的愿望都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
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选择,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甚至有些部族在抱怨,他们缴获的刀枪还做不到人手一把,这让也先感到极大的压力。
每当夜幕降临,火堆旁总会传来那些不满的声音,犹如夜风中的低语,让人难以忽视。
他深知,如果因为这些物资的问题,导致那些部落不再支持他,那么他称汗的梦想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根据阿剌军中的汉人俘虏交代,明朝皇帝天顺帝竟然就在他们之中,这一消息让也先感到震惊且不安。
他心里盘算着,如果真的能够活捉到天顺帝,也许这场战争的结局将大不相同。
然而,阿剌带回的消息中,还有一条令他更加困惑的情报:
明朝军中内部派系林立,如果不是瓦剌军队连续不断的猛攻,明军早就分崩离析了。
对于这一点,也先内心充满了疑虑,毕竟他知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汉人虽然常常内斗,但在国家危亡之际往往会暂时放下私怨。
现在,难道这种矛盾和分裂依旧存在吗?
当阿剌回到营地后,接二连三传来的消息称,在战场上,多支小规模的明军队伍开始搜集散落在各处的同僚,甚至不惜为此而发生激烈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