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的第六天,阳光依旧慷慨。
经过昨日对往昔剪影的触碰和林夕持续的、温水煮青蛙般的鼓励,我感觉身体里某种冻结的机制,似乎真的开始缓慢地、细微地松动了。早晨醒来,看着窗外雪山清晰的脉络,我第一次主动生出一点想要“做点什么”的念头,而不是被动地跟随林夕的安排,沉溺在自我的思绪里。
早餐桌上,我小口喝着温热酥油茶,看着林夕正低头用手机查看着什么,侧脸在晨光里显得专注而柔和。
“今天……有什么打算吗?”我轻声问,声音里还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试探。
林夕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向我,随即眼中漾开惊喜的笑意。她放下手机,身体微微前倾:“你想去哪里?我们都听你的。”
这种被全然尊重和期待的感觉,让我心头微微一暖,也平添了一丝压力。我努力在脑海里搜索着这几日路过或听说的痕迹。
“我好像……看到古镇里有个小咖啡馆,屋顶露台可以看到雪山。”我回忆着,语气有些犹豫,“不知道视野好不好。”
“好啊!”林夕立刻响应,没有丝毫迟疑,“我们就去那里!喝杯咖啡,看看风景,发发呆,最好不过了。”
她这种无条件的支持,像一双稳固的手,托住了我刚刚探出壳的、脆弱的触角。
那家咖啡馆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巷子深处,门口挂着一个简单的木质招牌,刻着“云渡”二字。沿着狭窄的木楼梯走上屋顶露台,视野豁然开朗。露台不大,只摆了三两张小桌,几盆耐寒的绿植在墙角焕发着生机。而正前方,毫无遮挡的,便是连绵的玉龙雪山十三峰,在湛蓝的天幕下,如同一条横亘天际的玉龙,壮美得令人失语。
我们选了最靠边的位置坐下,点了两杯本地小粒咖啡。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落在身上暖洋洋的,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微风拂过,带来远处松林的气息。
林夕似乎完全沉浸在这份惬意中,她靠在椅背上,眯着眼看着雪山,嘴角噙着一抹放松的笑意。她今天穿了一件米白色的粗线毛衣,宽松的款式,衬得她随性又温暖。
阳光勾勒着她的轮廓,长睫投下浅浅的阴影,神态安然满足,像一只在自家阳台晒太阳的猫。
我的心微微一动。
……很好看。
这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现。不是作为读者对演员的欣赏,也不是作为朋友对容貌的夸赞,而是带着一种更私密的、源自内心悸动的认知。
就在这时,林夕似乎感应到我的目光,转过头来看向我。四目相对的瞬间,她眼中的笑意加深,带着一丝了然的狡黠。
“偷看我?”她压低声音,带着点戏谑。
我的脸颊蓦地一热,下意识想低头避开她的视线。但脑海中闪过她昨天说的话——“在我面前,不用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我强迫自己稳住心神,没有移开目光,只是脸颊更热了些,低声承认:“嗯……看你好看。”
这话说出口,带着一种生疏的笨拙,却是我罕有的、主动而直白的表达。
林夕明显愣住了,随即,一种极其明亮、极其动人的光彩从她眼底迸发出来,那笑容瞬间绽放,比头顶的阳光还要耀眼。她伸出手,越过小桌,轻轻握了握我的手,指尖温暖。
“你更好看。”她看着我的眼睛,认真地说,语气里满是毫不掩饰的喜爱。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一种混合着羞涩和甜意的暖流在胸腔里弥漫开来。
咖啡上来了,醇厚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我们各自啜饮着,偶尔低声交谈几句,更多的时候是享受着这份安静的陪伴和眼前无价的景色。
露台上除了我们,还有另一对情侣。女孩正兴奋地让男孩帮她以雪山为背景拍照,调整着各种姿势。
林夕看着那边,忽然转过头,眼神亮晶晶地看着我:“苏晴,我们也拍张合照吧?”
我握着咖啡杯的手下意识地收紧。
拍照。这对我而言,几乎等同于将自己暴露在审视的目光下。网络上的那些照片,那些被截出来恶意评论的表情,像条件反射一样引发我的不适。我习惯于躲在文字后面,躲在镜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