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见的月球,只是它的外壳】
【真正的它,在岩层之下苏醒】
【不要相信记忆里的历史】
他猛地抬头看向驾驶舱,却发现李锐也在盯着自己的屏幕,脸色苍白。
“你也收到了?”张明低声问。
李锐点头:“不只是我,刘畅说她的设备也弹出了同样的信息……但它不是通过心月狐推送的,也不是来自地面控制中心。它是……自己出现的。”
“量子残留?”张明想起伏羲空间站的自动开机事件。
“不。”李锐摇头,“更像是预载程序被触发。就像……有人早在我们出发前,就把这些东西埋进了系统深处。”
飞船平稳进入大气层,防热罩在高温中剥落,橙红火焰包裹整艘返回舱。当降落伞在夜空中绽放时,内蒙古草原的星空正静静等待着他们。
三天后,启门行动正式展开。
“北盾-9”遗址表面覆盖着厚厚黄沙,入口已被混凝土封死,周围布满塌陷裂缝。勘查组使用穿地雷达扫描发现,地下结构远比档案记载复杂??原以为只有三层,实际探测显示至少存在七层,最底层深入地壳达千米,且内部存在规律性电磁波动。
“这不是普通的防空洞。”负责技术支援的王磊通过远程连线通报,“建筑布局不符合任何已知军事设计逻辑。尤其是第五层,呈完美的正十二面体结构,墙体材料含有高浓度钛合金与未知结晶物质,X射线无法穿透。”
“我们下去看看。”李锐戴上战术头盔,带领小队沿钻探通道缓缓下行。
越往深处,温度越高,空气带着金属锈蚀般的腥味。第四层走廊尽头,一扇青铜巨门横亘眼前,表面雕刻着类似甲骨文却又非任何已知文字的符号,中央镶嵌一块椭圆形晶体,泛着幽蓝微光。
“这……这不是现代工艺。”刘畅用手电照射门面,“这些纹路的切割精度达到了纳米级,可年代测定却显示它们至少存在五十年以上。”
“不可能。”王磊的声音透着震惊,“那种加工技术,我们直到十年前才掌握!”
就在此时,李锐的终端再度震动。他打开一看,那行熟悉的字迹浮现:
【输入身份密钥】
“什么密钥?”他疑惑地自语。
张明忽然想起什么,迅速翻找随身物品,从一本旧笔记本中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父亲年轻时在“北盾工程”任职期间的工作证复印件,背面写着一串数字:**761204**。
“试试这个。”他把数字递过去。
李锐犹豫片刻,将数字输入终端。刹那间,青铜门上的晶体骤然亮起,蓝光如水流般蔓延至整扇门体。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大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向下延伸的螺旋阶梯,壁面布满发光苔藓,照亮通往未知的路径。
“空气成分检测正常,氧气含量21%,无毒气体。”刘畅读着仪器数据,“但……重力读数异常,比地表高出0。3%。”
“这里不该有这样的重力变化。”张明低声说,“除非下面有超高密度物质。”
他们一步步走下阶梯,脚步声在狭窄空间中回荡。第七层大厅豁然出现在眼前??一座巨大的球形空间,直径约三百米,中央悬浮着一个直径十米的黑色立方体,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接缝或按钮。四周墙壁布满类似电路板的纹路,正随着某种节奏发出微弱脉动。
“这是……人造物?”刘畅几乎屏住呼吸。
突然,立方体正面裂开一道缝隙,一道全息影像投射而出??竟是一个穿着上世纪军装的中国军官,面容模糊,但肩章清晰可见:**国防科工委?绝密项目‘昆仑’总负责人**。
影像开口说话,声音干涩而机械,却字字清晰:
“致未来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