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问起木屑的价格时,她?统统回答道:“一斤一文,一斤一文。”
没有趁势涨价一分一毫。
就?像刚才说的一样。
要是?她?卖高了,别人就?不肯买她?的了。
妙悟听到之后,偷偷问起扶苏:“这?个老人家背得有多少斤?有一百斤吗?”
“一百斤?恐怕比她?的人还重。”扶苏估摸了一下:“最多就?十几斤吧。”
十几斤,十几文。
甚至比不上她?刚才的两杯饮子钱。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老人家的生?意很红火,她?该高兴的,妙悟的心却像被堵住了一样。闷闷的,说不出话来。
但是?当老妪背后的大包空下来,变成一小串铜板,被她?珍而?重之地塞进怀里时,妙悟仍凑了上去,笑着说:“老人家,恭喜你卖完啦。而?且我看到还有好多想买没买到的人,你明天可以继续来一趟,接着卖。”
“不等明天了。”老妪笑着露出牙床:“我马上就?回家再背一趟过来。”
“可是?这?天……”
但妙悟实在说不出阻拦的话。她?只能说:“那我再给您买两杯饮子,您路上带着喝吧。”
“怎好再要你的饮子?”
老妪想起了什么,一把把铜板掏出来,二话不说塞到妙悟手?上:“你们拿去随便喝点解渴的东西。”
说完就?一溜烟就?跑了。
她?是?能扛住十几斤木屑,烈日下行走的人。体能岂是?区区几个小萝卜小豆丁能比的?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消失在巷口,无?影无?踪。
扶苏:“……”
妙悟:“……”
苏轼:“……”
怀吉:“……”
“肃儿,怎么办?我们是?在这?原地等着,还是?让侍卫追上去把钱还给她??”
“别,千万别。”扶苏立刻否决了后面一个提议。
这?个时代民是?很怕官的。老人家一看后面乌泱泱几个青壮年提刀追着她?跑,不被吓出心脏病就?不错了。
至于第一个提议……?
“这?钱我们还是?拿着吧,就?按照老人家说的,一会儿去买几杯饮子。阿姊,你不是?要给官家娘娘带紫苏水吗?用这?钱岂不刚好。”
苏轼、妙悟和怀吉都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