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签到修改软件 > 第375章(第1页)

第375章(第1页)

李苏看着光屏上的信息,脸上露出了平静的微笑。

她知道,外婆从未离开。

她留下的味道,已经通过这种奇妙的方式,跨越了时空,在“家滋味”里生根发芽,并将随着他们的努力,继续滋养更多的人。

最好的传承,不是将过去制成标本供奉起来,而是让传统的智慧在当代的土壤里,开出新的花,结出新的果。

“家滋味”的故事,还在继续,并且因为这次悲伤的告别,注入了更深厚、更坚韧的力量。

时光悄然流转,又是一个金秋。

这天午后,小雨匆匆走进李苏的办公室,脸上带着少见的凝重。

“妈,您看看这个。”她将平板电脑推到李苏面前。

屏幕上是一份行业报告,数据显示传统烘焙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网红品牌的快速迭代、预制菜的冲击、消费者口味的多变……

报告最后甚至尖锐地提出:“家滋味”这类强调“慢工出细活”的传统模式,是否已经落后于时代?

李苏沉默片刻,抬头看向女儿:“你怎么想?”

“危机也是转机。”

小雨目光坚定,“我们不该被动防守,而要主动进化。就像外婆当年用最简单的食材创造出温暖,我们要用最本质的‘家味’,去应对这个速食时代。”

当晚,全家会议在“外婆的厨房”召开。

令人意外的是,这次最先发言的是程奶奶。

“我活了七十多年,见过太多风潮来去。”

她摩挲着外婆的笔记复印件,“但人心对真滋味的渴望,永远不会变。”

周彦调出系统数据:“我们的优势恰恰是‘慢’。调研显示,75的顾客选择我们,是因为‘吃得出手作的温度’。”

林小小展示了她策划的“反速食运动”方案:“我们要做的不是迎合快节奏,而是倡导一种‘慢下来品味生活’的新态度。”

吴玮点头:“就像外婆的厨房,最重要的不是效率,而是那份用心。”

“新家滋味”计划就此启动。

第一个变革发生在产品线。

周彦带领研发团队,不是开发更多新品,而是做减法。

精选十款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点心,运用系统优化的古法工艺,将品质做到极致。

每款点心都配有“身份卡”,扫码即可看到从食材溯源到制作全程的影像记录。

与此同时,小雨主导开设了“家味实验室”。

这个充满现代感的透明空间与“外婆的厨房”相邻,邀请新锐厨师和美食爱好者,用现代技法重新解构传统味道。

一款用分子料理技术呈现的“桂花定胜糕”,既保留了古法韵味,又带来惊艳的新体验。

最大的创新来自林小小的“数字家宴”计划。

她开发了一款app,用户不仅可以订购点心,还能预约“虚拟家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