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不大,里面却很干净。
老板热情地招呼:“姑娘,来几个火烧?”
沈南枝要了两个驴肉火烧,刚咬一口,外酥里嫩的火烧皮混着鲜香的驴肉,吃的她满足得眼睛都弯了起来。
就着一碗小米粥,她吃得心满意足,吃完后擦擦嘴,朝着河北博物馆出发。
远远望去,河北博物馆古朴而庄重,建筑上“河北博物院”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群的白鸽在建筑上空盘旋,给这座承载历史的场馆添了几分灵动。沈南枝刷了身份证,顺利进馆。
她先来到特展区,展柜最中央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十五连盏铜灯。
灯的造型像一棵苍劲大树,底座三只猛虎昂首托举,周身七节树枝伸展,十五盏灯盘错落。
枝桠间,有各种不同的小动物,树下还有两个赤膊人物仰头逗猴,细微处的毛发都能看的十分清楚。
她凑近展柜,看灯盘高低有序,想起它是战国“无影灯”,十五盏灯从不同角度投射,能消除阴影。
“古人真的太聪明了。”沈南枝轻声感叹。
转到汉代中山国展区,错金铜博山炉静静陈列着,炉盖似山峦重叠,上面的神兽、云纹错金装饰,细腻得如同大师笔下的工笔画。
沈南枝绕着展柜走,从不同角度欣赏,那金色纹路在灯光下流转,像是把汉代的繁华与审美,都凝固在了这一件器物上。
走着走着,她来到瓷器展区,德化白瓷的温润质感让她移不开眼。
那尊以穆桂英挂帅为造型的白瓷雕像,衣甲和翎羽纹理清晰,仿佛能看见穆桂英披挂出征的飒爽英姿。
还有那件看似堆叠纸张的白瓷作品,层层褶皱逼真,“以为是纸,实则为瓷”,叫她忍不住惊叹工匠的技艺。
一件灵感源自孔雀舞的白瓷雕塑更是让她驻足。两位舞者姿态灵动,手形优雅,踮步、倾身间,把孔雀舞的曼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她最喜欢的是那尊“玉漱公主”的白瓷像,02毫米的瓷纱衣透光见指,发丝也根根分明,衣服褶皱纹理清晰,远看如薄纱轻覆,近看才会发觉原来是瓷器。
“小灵,签到吧。这个白瓷是真的牛!!我之前刷到过天官的cp摆件,这项技艺真的有被很好的传承下来。”
【叮,恭喜宿主签到成功!获得白瓷制作精通技能,宿主制作的白瓷烧制的时候成功率翻倍呦!】
“哇,这个好,回头去景德镇找个窑烧一批试试。”
逛到彩绘陶俑展区,形态各异的陶俑鲜活生动。
有憨态可掬的胡人俑,仿佛正背着行囊,准备踏上商贸之路,还有骑马的女俑,服饰色彩虽历经千年仍有残留,能想象出当年她们身着华服、骑马巡游的风姿。
沈南枝看着这些陶俑,就像在看一部无声的历史剧,燕赵大地的过往,在这些陶土塑造的形象里,一点点鲜活起来。
珐琅彩展区,那尊鎏金铜狮吸引了她。狮子造型威武,身上的珐琅彩装饰色彩艳丽很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