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春,天气也好上了许多,不再下雪,就连一向凛冽的风,也添了几分和暖的气息。
两人一到县里就先去取了信,厚厚的一大叠,桓灵一拿到手就激动得不得了。
随后两人就去了上次去过的那家县里最好的酒楼,要了一个包间,方便细细看信。
等待上菜的间隙,女郎就逐一打开了信。几乎家里的每个人都给她写了信,所说的事情倒是都差不多。除了家里发生的事,就是一些建康城的奇闻异事。
她一脸惊喜:“果真如我所料,大嫂生了个女孩!”她把信往梁易眼前递了递,“你瞧,说是还没给她取名字。”
她先拆开的这封信来自程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梁易基本的字都能识得,只不过写得还不大好。
他很快看到了后边,信上说皇后也生了个女孩。
“皇后娘娘也生了个小公主,女娃娃们是扎堆来的!”桓灵看得很高兴,徐筠和公孙沛都平安生产,她心头的忧虑放下了不少。
她当即就让梁易出门又买了纸笔,在酒楼一一写了回信,讲述了自己在这边的见闻,然后就又寄了回信。
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天气好的时候,燕时晴会带着万星过来玩,陪桓灵说说话。
两个小丫头有时也会问些问题,比如万家村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在那以外,桓灵最了解建康城,同她们一一道来以后,二人会啧啧称奇,对那样的繁华感到不可思议。
很快就到了上元节,就只有两个人过。这夜天空中的月亮十分的圆,星光也分外的璀璨。这样的夜景,建康也能得见吧。
上次去县里边,梁易已经提前挑了许多样子好看的灯笼,在院里四处挂了,将小院装点一新。
烛火全部燃起来的时候,五彩的光将四周都照亮了。
桓灵对这一切还算满意地环顾,四处看着。
“哇!这些灯好好看!”是小豆丁万星的声音,万家的几个孩子,还有华济、燕时晴全部被这样斑斓的光吸引过来了,在院子里四处转着瞧各个灯笼。
万林饶有兴致地问华济:“表哥,你之前说过的县里边的灯会就是这样的吗?”
华济只是替人赶车的时候路过瞧过一眼,根本没看真切,但在弟弟面前不能漏了怯:“对,灯笼是差不多的,但是灯会的灯笼会更多一些。”
万林万森和万星都瞪大了双眼:“天爷啊,小山哥这里都是满院
子的灯笼了,县里那该有多少啊!”
燕时晴的眼睛里也散发出粲然的光彩:“嫂子,这肯定很贵吧。去年冬日里,我说想买两只灯笼,等过年的时候挂在门前,我阿娘都不同意,她说太贵了不划算。”她叹了口气,“还好没买,不然已经被烧掉了。钱也没了,灯笼也没看着。”
桓灵:“就燃这一晚上的灯,你们喜欢的话,明日可以来拿些走,我们留个两三只就好。”
万星牵着桓灵的裙角蹦蹦跳跳:“真的吗?太好了!姐姐你就是仙女!”
万林万森还有燕时晴也围着桓灵兴奋地转圈。他们的快乐,很简单很纯粹,一只灯笼能让他们开心很久。
华济和万木自认为年长些要稳重,只和梁易坐在一边谈话。
华济问:“小山哥,年过完了,你什么时候走?我和万木都是明天就走。”
华济在县里边给人赶车谋生,而万木在镇子上做木匠学徒。过了上元节,他们虽都才十几岁,也不能在家继续做孩子了。
这句话却让方才还在蹦蹦跳跳的万星听到了,小豆丁一下子停在了原地:“小山哥和姐姐还要走吗?你们为什么不住村里?”
燕时晴点点她的脑袋:“小山哥在外边当大官,肯定要走啊。”
万星抱住了桓灵的腿:“姐姐,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