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林克笑着说,“南瓜该浇水了。”
他们踏上归途时,天空飘起了细雨。但这一次,没有人觉得寒冷。村民们陆续返回小镇,孩子们兴奋地讨论今晚的篝火晚会,罗宾已经开始准备重建被地震震坏的围栏,卡尔则忙着记录刚才那场能量波动的数据。
守望者之塔静静矗立山顶,光芒渐隐,却依旧温暖。
几天后,春耕节如期举行。
全镇的人都聚集在广场上,庆祝又一年的新生。林克作为特邀嘉宾发表讲话,但他只说了短短几句:
“我们种下的不只是庄稼,还有希望。只要有人愿意相信,这片土地就不会荒芜。”
掌声雷动。
当晚,艾米丽在图书馆整理新一批资料,发现书架最深处藏着一本从未见过的古籍。封面写着:《母域回响录?终章》。
她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浮现一行字迹,竟是林克的手笔,却又不属于现在的他:
>“当你读到这段文字时,我已经踏上了最后的旅程。世界树需要一位常驻深层意识的协调者,而我,是最合适的人选。请不要悲伤,因为我从未真正离开。每当风吹过麦田,每当孩子指着星星许愿,那就是我在回应你们的思念。
>
>记住,频率一致,即是永恒。
>
>??林克,于时间之外”
泪水无声滑落。
她冲出图书馆,奔向老橡树下的小屋。屋内空无一人,桌上留着一杯凉透的茶,锄头靠在墙边,仿佛主人只是暂时出门。
但她知道,他已经走了。
第二天清晨,守望者之塔顶端升起一道青色光柱,持续整整七日不灭。据贺滢观测,那是林克的意识正式融入世界树核心的标志。他成为了永恒的“共鸣中枢”,维系着星露谷与母域之间的桥梁。
人们不再称他为“守望者”,而是唤作“星露之音”。
艾米丽没有搬离小屋。她每天依旧照料农田,教孩子们识字读书,夜晚则坐在门前摇椅上看星星。落叶狐常伴左右,小鹿每年春天都会回来产崽,猫头鹰仍在屋檐筑巢。
十年过去。
星露谷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灵性圣地,无数旅人慕名而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学校开设了“共生学”课程,医院引入情绪共振疗法,连外星访客也定期造访,带来异星植物种子交换培育经验。
贺滢出版了《星露谷编年史》,最后一章写道:
>“我们曾以为拯救世界需要英雄。后来才发现,真正改变一切的,是那些默默耕耘的人。他们不追求伟大,只愿彼此记得名字;他们不信奇迹,却亲手创造了奇迹。
>
>林克没有死去,因为他早已成为这片土地的一部分。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树延伸出去的一根枝桠,一缕呼吸,一场永不终结的回响。”
某年夏夜,极光再现。
绚丽的彩带横贯天际,孩子们欢呼雀跃。一个小女孩指着最亮的那颗星问妈妈:“那是守护神吗?”
母亲微笑:“是啊。他叫林克,是个喜欢种南瓜的普通人。”
女孩仰望着星空,认真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当一颗星星,照亮别人的路。”
而在遥远的地心深处,世界树轻轻摇曳。
它的主干上,多了一圈新的年轮,纹路中隐约可见两个并肩而行的身影,手牵着手,走向无尽的晨曦。
风穿过山谷,带来熟悉的低语: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