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扶弟魔家的女婿完整版 > 90100(第18页)

90100(第18页)

他们也不怕亏,这鞋子能从去年火到今年,已经证明了毛绒鞋子的红火程度,在本地行销,在他们相邻的几个省会照样行销。

他们怕的,是不够卖。

季老板就是合伙的老板之一,他兄弟多,隔几天就跑过来看看他们作坊生产了多少数量,除了毛绒鞋子,在省城行销的“保暖三件套”,帽子、手套、袜子,围巾,他们也定了数千件。

库房里一有货,他们立马拉走了。

作坊以前小,这两年规模扩大了,再把作坊安在自家住的房子里就搁不下了,就把作坊搬到了庄家大房的院子里去,几间屋都腾出来了,全是办公室、仓库。

征求了大哥庄民安同意的,他回来就住二房,东西都搬过来了,庄玉林说了的,“要给大伯养老。”

都养老了,肯定是住一起。

庄炮仗两个没过来,他们住了一间房,说要给他们守作坊。

就是村里也知道他们工人庄家挣钱了,是“老板家庭”了,现在还是工人、干部位置吃香,说起外边的“个体户”看不上,但农村家庭这种阶级意识不深。

人家不是“个体户”,是开作坊。

带领他们挣钱,当“大老板”、挣大钱的。

这也是一条关系链,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都是以“贫农”为荣,越贫越荣,这代表的是根子清白,家世根正苗红,在相亲的时候说家里是“贫农”都要叫人多重视几分,这说明什么?说明不管是嫁进来的还是娶进门的,不会给家里添乱,安稳。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虽然是工人、干部家庭叫人高看,但那毕竟少,看不着说不着的,出去买东西哪样不要钱的?工人、干部家庭看不上搞“个体户”的,那是因为他们不缺钱,不差钱,有房住,他们农村家庭能一样吗?

现在去相亲,你说自己是“贫农家庭”,人家姑娘转头就走的。

“贫农家庭”已经不加分了。

在普通人眼里,还是要有钱才是真,没钱谁愿意嫁的,你是“贫农家庭”,人家姑娘结婚要彩礼,要三砖,哦,还有现在流行的什么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的,你一样买不起,人家嫁过来就要跟着吃苦。

有几个年轻姑娘还为了图“贫农家庭”专门过来吃苦的?

跟以前啊,不一样了。

那时候年轻姑娘说不愿意吃苦,还有人指责说人家是“资本主义”,想搞享乐主义,没有人天生就想吃苦,那时候就是不愿意也不好说,怕被人抓了话柄,更有的嫁了过去“同甘共苦”也是有的。

现在你再说人家搞“资本主义”,人家年轻姑娘已经不怕了,就是要享受一把。

还有人也想跟风挣大钱。

以前合伙的张家妯娌就好几回过来转,跟陈夏花扯家常,向婆子说的,“我现在看她们啊,就觉得她们不知道在打什么坏主意,肯定又是来学我们手艺,学技术,好回去单独搞的。”

没用,他们作坊现在都是外包分摊做,每个人领的东西都不一样,分给其他村子也不一定,最后核心技术是他们自己人掌握的,保证不流传出去,张家妯娌怎么偷师都没用。

白费。

只要张家妯娌一来,向婆子就盯着她们,不让她们四处看。

见他们锦绣作坊红火呢,她们还想投资,说她们一人出,“一百块。”

还要分成,当年这个锦绣能开起来,她们没出钱,出钱的是陈夏花跟福嫂子两个,陈夏花也只除了五十块。

五十块的成本钱,现在就能挣大钱了,她们也可以投,她们投一百。

“谁没见过一百块呢。”向婆子拿出自己的几张一百块给她们看:“看不起谁呢,我每个月的零花都不止这点,你拿一百块来投资,还想当老板分成,可把你们给美得哦,我们作坊差你们那一百块的投资吗?”

张家妯娌结结巴巴的:“可是以前你们也只出了五十块啊。”

“以前是以前,以前五十块多金贵啊,没看报纸吗,现在“物价”涨了。”

向婆子手里头有钱是儿子媳妇给的。

逢年过节两个女儿也给。

庄民国说的,他们照顾家里,看苗子地,守作坊,到处帮衬,这钱是什么呢?是“工资”。

他们也是要发工资的。

庄炮仗两个平时用不上钱,发下来的“工资”都存着呢,有时候也给两个孙子塞点零花钱。

庄民国是从省城送砖送回来后,跟陈老板商量了要盖房子。

他回来有些晚了,庄玉林他们兄弟都回来了。

兄弟两个先把书包里的作业拿出来,又把包里装的辣酱拿出来,陈夏花接的,还没看,先问了声儿:“又装一瓶儿啊,你们爸爸可是说了,小孩子少吃辣。”

庄玉春也把辣酱递过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