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花不吭声了,只说了句,“三妹家富裕了呢。”
这一瓶就赶上王家大姐夫去这半年每个月多挣出来的两块钱了。
到陈桂花走,她也不说要买的话了。
王家人都在家里等着,陈桂花一回去,就问她怎么样,陈桂花摇头:“没位置了。”
她脸上不好看,到晚上还板着脸,王家大姐夫看不惯:“家里谁给你气受了你这个模样?”
陈桂花说:“我是在想三妹家呢,有钱着呢。”
王姐夫说:“咱们家也不差。”
陈桂花翻了个身,“不差?我三妹都擦得起一瓶七八块的珍珠膏,你也给我买,我就夸你挣了大钱。”
王姐夫不吭声了,嘀咕两句:“这是败家媳妇的做派,搁以前那也是小资做派了,要养破产的。”
嘿,人家破产还捞了个年轻,他们家这个家底,跟破产有什么区别?她都熬成黄脸婆了呢。
跟他说不清,陈桂花翻身睡觉了。
作者有话要说:说实话,我今年就买了在-15也能发热的保暖衣,我发现在某个情况下它确实发热——晚上睡觉的时候,被子盖厚了是真热。
感谢在2021-01-2017:39:36~2021-01-2022:41: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p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66、第66章
庄民国没问陈夏花都猜到了大姐陈桂花过来是做什么的。
人嘛,就跟那水一样,都想往高处爬,他们当时过去说,别人指不定还在心里说他们不厚道,给他们介绍工资低的工作呢。
他们家的这些亲戚吧,心里是都有些小算计的,上辈子大儿玉林当老板了,平时一年到头才登一回门的亲戚们隔三茬五就走动,送礼,说他养了个好儿子,话里话外的夸他以后享福了。
借钱的,找工作的,要去当经理,当财务的,多得很。
借钱去买房买车,结婚娶媳妇,给离婚费都要借的。
陈夏花提了提大姐陈桂花的儿子王平,庄民国就想起来这小子的事情。
大姐陈桂花上辈子就跟他儿子借钱,就是他说的那个借离婚费。
王平就是过几年要出去打工的人,向往外头的年轻人,出去的时候一身穿得跟个土八路似的,回来又是打摩丝,又是穿皮裤的,那会他们家还穷呢,庄玉林他们兄弟还在读初中。
大姐陈桂花是陈家这几姐妹当中最威风的了,戴了金链子,穿了高跟鞋,往娘家送的都是包装精美的高档酒了,一副儿子出去挣了大钱的模样,陈婆子都把这个大女儿捧着哄着的,其他女儿在她跟前儿就没这个面子了,大姐陈桂花坐着,她们就站着。
陈婆子巴结女儿呢,想让王平这个外孙把小舅子陈银宝他们也带出去打工,挣大钱,以后还要学别人出去挣了大钱的回来,给家里盖小二层楼呢。
风光了好几年,到九几年吧,这小子说是在外边又找了个,闹着要跟家里没领-证的媳妇分了,还在外边买了房子,学着人家贷款买房,人家跟了他这么多年,孩子都生了两个了,他现在想踹了,哪有这么容易。
人家说说了,分可以,要给钱。
那会闹出这种事的不少见,还有人闹出新动静儿呢,搞了个洋时髦,叫“离婚”,一个公社里要是有一个“离婚”的,整个公社都传遍了的,连人家离婚家里的事儿都打听得清清楚楚的。
上了年纪的根本就接受不了“离婚”这个事儿。
像王平这样的,不叫“离婚”,那会说的是谁谁谁跟人跑了,丢下家里的老婆孩子,作孽哦,只有闹到了公社去的,要打离-婚证的才叫“离婚”。
王家要赔人家钱,王平还在贷款住房呢,大姐陈桂花就借到了他们头上来。
之前还威风得很的大姐陈桂花,那时候一身乱糟糟的,脸色黄得很,要找他们借钱给“分手费”,在庄民国看来,都在一起这么多年了,这叫事实婚姻,就叫“离婚费”。
开口过来借十万。
庄民国就说:“这小子也不是个好的。”
这么大的人了,还要爸妈养着,连自己衣服都要他妈洗,除了吃饭别的都不会,现在都没学会责任,以后找了个媳妇也是个不负责任的。
陈家二姐陈兰花人是心高气傲,年轻嫁的是“村干部”家庭,以后儿女都出去打工了,几个人也轮流把他们接过去住,不说给多少,至少给他们养了老,不缺那一碗饭,也算是负责了。
打了枣子,捡了些来当水果吃,其他的就晾了起来,晒成红枣。
冬天炖汤的时候放几颗红枣,也是给家里滋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