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开春不久,田地里并未播种,所以一眼望过去,尽是裸露在外的地皮,湿润的泥土清香混杂着花草气息萦绕在游人周围。
到此花车也便行不动了,“春神”下车徒步,随侍的贾大人便牵来一头高大健硕的黄牛,将那缰绳交到“春神”手中。
“这便要开启祭神的第一道仪式了。”看着熟悉的祭神规程,宋凛生出言解释道。看来与从前他见过的祭神仪式相去不远。
文玉和宋凛生先前那一顿疾跑,为她们赢来了绝佳的视野,现下他二人与穆同的距离适中,可将他的动作尽收眼底,毫无遗漏。
文玉边听边点头,目光一直锁在那头黄牛身上。
预备得很充分嘛!文玉心道,竟还牵了头黄牛过来。她不禁想起春神殿的敕黄来,也不知现下敕黄是在春神殿打盹儿,还是随师父到凡间耕种去了。
现下开春正忙,又快到播种之时,想来他即便是睡也睡不安稳吧!文玉乐得一笑,两肩也随之耸动。随后她又撇了撇嘴,敕黄再如何也是陪在师父身边,她什么时候才能回春神殿去呢?
一旁的宋凛生见了文玉的目光,只当她是对黄牛好奇,便向她解释其中缘由。
“关于春神娘娘的绮丽幻想多种多样,除却先前春神娘娘乃是迎春所化的说法。”宋凛生顿了顿,将前情说清,才又接着开口。
“还有一说,春神乃牧童所化。”
文玉闻言将目光从那老黄牛身上转到穆大人的脸上,吃惊地回道:“穆同?穆大人?”
文玉难以置信,上上下下将穆大人看了个来回。
宋凛生闻言,便知是文玉误会。笑着解释:“不是穆同大人的穆同,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
“牧童?”文玉这才反应过来,方才只是一时听岔了,便接话道。
“正是!”宋凛生颔首,“人们通常认为牧童是春神游历人间的化身,那祭神自然少不了他的‘坐骑’黄牛了。”
文玉双手环在胸前,听得宋凛生的话忍不住笑出了声,打趣道:“这样说来,由穆同大人演‘牧童’倒是十分贴切了?”
宋凛生忍俊不禁,嗔了一句:“你呀!”
就在他们说话的空当,“春神”一手牵住黄牛,一手执鞭,将黄牛赶入田地。
“入春人犯困,牛也懒洋洋。挥鞭打春牛,寓意着将人与牛的惰懒都赶走。”宋凛生适时开口。
“提醒人们不忘农耕,以祈丰年。”
文玉和宋凛生跟上人群,只听得前方歌声渐起、尾音悠扬。
文玉一看,是穆大人领头在前边高歌,周边的百姓也随之唱出声来。
“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注】”
这歌曲肃穆庄重又带几分婉转悠扬,从江阳百姓的口中唱出来,文玉仿佛能看见春阳熙熙,春水潺潺的画卷在眼前铺开。
她对江阳的习俗一知半解,虽从书中学了些,但到底是不如宋凛生这个江阳人的。文玉偏头向宋凛生请教:“他们唱的这是什么?”
“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啿,惟春之祺。【注】”宋凛生接着说道,“是前人所作《青阳》篇,乃是专为春神祭祀的曲目。”
“讲的是开春万物和乐、生生不息。也是向春神祈愿的一种方法。”
“是以会在祭祀之时咏唱。”宋凛生侧头见文玉目光亮亮,很是好奇。
“不如,我来教你?”——
作者有话说:1。霄飞练是只山东狮子猫(趴)
2。《青阳》引用自汉代乐府诗
3。留条评论吧客官~
第34章
不待文玉开口,宋凛生便轻轻吟唱起来。
他的声线很特别,一开口那曲调便四面八方地将文玉包裹起来,将她团团围住。不同于平日里说话时的温润,此刻宋凛生的嗓音含了三分低沉、颇有些喑哑的意味,叫文玉不自觉地便随他一道轻哼起来。
那歌声时而高亢似鹰吠、时而婉转如雀鸣,几经转变的调子萦绕在旷野之上,高低相和、男女同吟,将这春的气息唤回人间。
文玉和宋凛生一路随着人流前进,待到青阳曲吟诵地差不多了,众人又跳起了舞来。
这祭祀舞蹈看似简单,却极难仿。文玉瞧着身旁的姊姊们看了好一会,打算学来试试。她心中憋了口气,她才不相信,这世上还有她办不成的事!她可是吸纳天地灵气、享受万家香火而开灵智的精怪,自然是天赋异禀、悟性极高的。就连宋凛生那八口书箱的书卷古籍都难不倒她,区区一支祭祀舞蹈,还能将她难住不成。
文玉一面跑动,一面挥臂学着身旁阿姊的动作。三两回下来,文玉已将这套祭神舞记了个七七八八,她眉头轻扬,果然,师父说了,她可是成仙的根苗。这等小事,哪能拦得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