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出府还不到百十来步,不过转个街口的功夫,便遇上了——”
文玉一直聚精会神地听着,闻及此处,便不由得脱口而出:“贾大人?”
穆同于她目光交汇,并未言语,而是肯定地颔首示意。
他出门时已过了晌午,日头西沉,暮色四合,街上飘着的是左邻右舍家中厨房传来的香气。他特意不曾用饭,想着去府衙同贾大人蹭上一口,因而记得十分清楚……
“用饭?”
贾大人从街角转出来,与正欲去寻他的穆同撞了个面对面,听穆同简单讲明意图之后,贾大人先是疑惑地问了一句。
“饭什么时候用不成?”
只是他话锋一转,便接着说道:“你若有这闲工夫,不若出城巡防两个时辰。”
穆同不明所以,只当贾大人是为了不叫他上门叨扰的推托之词。
这都在他预料之中,他到江阳府当值一载有余,从不见贾大人同谁走近或是亲厚些。一是府上的官吏不多,他总不能终日同些衙役厮混一处,二则贾大人的脾性貌似独来独往惯了,除了他身边那个叫阳生的小厮还能同他说几句话,至于旁的什么人穆同倒是一概没见过。
思及此处,他便又出声劝道:“贾大人何必客套,若是不愿我去你的府宅,不如和我上我家去。”
穆同回身一指,百步之遥的穆府灯火渐燃,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是家中的仆从在一块过节热闹。
“重三刚过,全城休沐,哪里需要什么巡防?往日也并无此事要忙的……”
只是穆同话音未落,便叫贾大人接过话去。
“往日江阳府安生得很,自是不需巡防。只是安生久了必会生乱,若是此刻有贼人作乱,或是失足受难的百姓,若无巡防,我等反应必会滞后,届时非酿成塌天大祸不可!”
第56章
贾大人一股脑儿絮叨,将此事的弊端说了个十成十,倒像是他平日里火急火燎的作风。
穆同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却仍是不为所动。照贾大人往日的行径,重三休沐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今日有空到这街面上来,他倒要看看贾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贾大人见穆同毫无反应,轻咳一声便将这事翻了个面。他毕竟浸淫官场多年,便是再迟钝,也能从穆经历的反应中察觉到几分不对。
“穆大人,往上说,宋知府初到江阳,这可是表现的大好时机。”贾大人语气渐缓,反倒不急了,“自然,我晓得穆大人当差并非为了讨好上级。往下想,我所说巡防一事,可真是为了百姓安危。”
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穆同的心中早已有了盘算,他表面推脱,其实不然。这不过是同僚之间的客套罢了,事实上,不论贾大人如何分说,他都预备应允此事。
“那好,看在街坊邻居的面子上,那我便跑一趟。”穆同应声,转而又接着说,“你可别忘了请我用饭。”
“上回问你鳜鱼到底是清蒸好还是生腌好,你还不曾回答呢。倒叫我在宋大人面前出糗!”
穆同轻拂衣袖,掸掸那并不存在的尘垢。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尝一口不就知道了么?
他转身便想打道回府,只给贾大人丢下一句:“那待我回府安排些人手便整装出发。”
他一向洒脱惯了,出门入室从不带小厮、仆从,是以现下只得拐弯儿回府一趟。
“穆大人——”贾大人的声音比穆同的脚步还快,他尚未走出咫尺,贾大人便出言制止。
“府衙中但凡轮值的、住家近些的衙役,我都已差阳生清点好了,这会儿约莫在城门口等着了。”
“穆大人快些去罢!免得耽搁了时辰,早去也好早回。”
说话间便将穆同推搡着出了巷口,不待穆同反应,不过个转角的功夫便和一张马脸撞了个面对面。
高大的马匹身上缀满红棕的鬃毛,一张脸拉得老长,粗大的鼻孔不住地往外冒着热气,扑得穆同满脸都是。
确信了,是真马脸。
穆同愣神一瞬,随即抬袖掩面,不解地睇了贾大人一眼。这贾大人,还真是不打无准备的仗啊。
“这是我来时所骑之马,便借与穆大人罢!”
说话间,贾大人便将那马儿的缰绳解了一把塞进穆同的手中……
……
“所以这是贾大人的马?”
文玉一手仍抚着身下马儿长长的脖颈,感受那柔顺光亮的鬃毛在手间划过的微微粗粝,以及其颈下那凸起的血管持续跳动的脉搏。这一路进城,她已习惯了马儿跑走起来的颠簸感,现下入了闹市,竟然也走得更加平稳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