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走传统路。”陈远微笑,“第一波产品,全部用于免费内测。五百个真实家庭,三个月喂养记录,我们会拍纪录片,叫《亲芽日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变化,每一次妈妈的真实评价,都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广告。”
“那怎么盈利?”另一个员工问。
“当你赢得了五百个妈妈的信任,她们会帮你告诉五千个、五万个。”他说,“口碑一旦形成,资本自然追随。而且??”他看向方幼晴,“方总已经协调资源,让我们入驻她的连锁母婴门店‘贝悦之家’,首批二十家试点,零进场费,利润分成。”
众人哗然。
方幼晴站起身,语气平静:“我认为,亲芽的理念与贝悦之家‘守护下一代’的宗旨高度契合。这次合作,不是投资,是战略协同。未来,双方将在会员体系、私域运营、联合研发上深度绑定。”
这意味着,亲芽从第一天起,就拥有了线下触达用户的通道。
会议结束后,陈远单独留下研发团队。
“我知道你们压力大。”他看着几位熬红了眼的年轻人,“尤其是老张,连续两周睡在实验室。”
“没事,陈总。”被称为老张的研发主管揉了揉太阳穴,“我们做这一行,图的不是钱。我女儿两岁那年喝了劣质奶粉,过敏住院半个月。那时候我就发誓,如果有一天我能参与做一款奶粉,一定要让它干干净净,堂堂正正。”
陈远沉默片刻,从包里拿出一张纸。
“这是我昨晚写的《致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待会儿发到官网首页,不做修饰,不加煽情,就用最平实的话,讲清楚我们的配方、工艺、检测标准,还有……我们的初心。”
老张接过一看,眼眶突然红了。
信的最后一句写着:“我不是母亲,但我愿以父亲之名起誓:这一罐奶,若不能让我自己的孩子安心饮用,便绝不推向市场。”
当天下午,这封信被转发上热搜。
#一个男人写给中国妈妈的信#
#国产奶粉还能相信谁#
#亲芽初乳力内测招募#
话题迅速发酵。微博、小红书、抖音,无数宝妈留言:
“求入选内测!我家宝宝牛奶蛋白过敏,试过七八种奶粉都没用。”
“看到HMO添加真的泪目,国外高端奶粉才有的成分,你们居然敢放国产里?”
“有没有爸爸群?我也想参加,老婆怀孕七个月了,就想找个靠谱的奶粉。”
边颖轮紧急加派人手处理报名信息,服务器一度崩溃。
与此同时,倍阳集团总部。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董事长方振国坐在主位,脸色阴沉。他是方幼晴的父亲,也是这个城市最具影响力的商界人物之一。墙上挂着一幅字:**“稳中求胜”。**
“‘亲芽’?呵。”他冷笑一声,将平板推到桌中央,“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说的‘威胁’?一个靠打感情牌的小作坊,也配跟倍阳争天下?”
市场部总监小心翼翼地说:“但他们拿到了贝悦之家的入口,而且方总似乎……默许了这次合作。”
“默许?”方振国眼神一厉,“她是执行总裁,不是董事长!公司的重大战略合作,必须经董事会批准!立刻发函质询贝悦董事会,暂停一切未经审批的合作项目。”
“是。”
“还有,”他冷冷道,“让公关部准备稿子,标题我都想好了??《警惕“伪科学”营销:所谓HMO,真有那么神?》。找几个所谓的“专家”,讲讲HMO的成本风险、稳定性问题,暗示他们可能为了噱头牺牲安全性。”
“另外,加快‘倍芽’奶粉的研发进度。配方不用太讲究,重点是铺货快、广告猛。我要让消费者记住,第一个提出‘芽’概念的,是我们倍阳,不是什么野路子的亲芽。”
散会后,助理低声问:“要不要……跟小姐沟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