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顶留出合适大小的圆形天窗,用弯成圆形的长竹竿固定,再盖上一块可以翻开盖起的草席,简易的通风采光装置就做好了。
接着便是用草席将骨架全部覆盖,并且麻绳绑紧防止脱落。
一座简易的草席版“蒙古包”就算是搭建完成了。
图纸不算复杂,是周衍口述,让私人助理小温帮忙画出来的。
已经虚领了半年工资的小温好不容易接到来自雇主的工作,恨不得把自己毕生所学的绘图天赋全部体现在一张设计图上。
周衍趁着众人都在草庙外堆草席的时候,把小温发过来的第一版图纸打印出来,传送到神像残存的半截掌心上看了两眼。
而后果断吩咐小温重画。
“不要加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要最简练的,让古代人都能一眼看懂的设计!”
电话那头的小温对着自己连尺寸都精确到毫米的得意大作沉默片刻,深深觉得自家老板半年过去,需求越发刁钻,言语越发精准——
连“古代人都能看懂”这种形容都出现了!
在周衍哄着小宁儿把第一版图纸扔进火堆后,小温的第二版图纸也发了过来。
“我让我家的猫看过,它说它懂了。”小温如此形容这版图纸。
小温家的猫经历了什么尚不可知,但脑子足够聪明的宁白江的确是懂了。
懂了之余,还满脸热切地摸着雪白的打印纸,由衷感慨,“这便是神仙大人使用的纸吗,真是巧夺天工的造物!”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雪白,这么平整,这么干净的纸!”
“还有上面的线,如此纤细!如此笔直!如此均匀!”
“这大概就是神仙手段吧!”
周衍微微一笑,发挥他作为公司CEO时的高超水准,熟练地画大饼,“无需羡慕,做好当下,吾未尝不会教给你制纸的方法。”
宁白江愣住了,而后高声告祷允诺,“信众宁白江自会竭尽全力,必不负神仙大人赠下图纸的厚望!”
无论是在现代经营发展公司,还是在古代拉扯起一套不知会走向何方的草台班子,第一步必定是吸纳人才。
吸纳人才,搞基建。
九月初三,天晴气爽,宜动土!
随着宁白澄和曹源程两人一同插下的第一根木条,灾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家”,在这一刻,正式开始动工!
帐篷区安置在草庙前的一片山谷平地之中,大约一公顷的荒地上,此刻被插上一根根木条,用来确定帐篷支立的位置。
整个帐篷区被分为了四个部分,最靠近山谷口的位置是军营驻扎地,把守出口防止灾民们不受管控逃离。
临近军营的是未染病的灾民们的居所,每个帐篷之间距离都很近,虽然隐私性骤降,但便于统一管理。
两顶特意加大的帐篷坐落在健康灾民区与军营之间,从草庙中运出来的大米已经搬进了帐篷里——这便是暂时的粮仓。
再向里是用草席和竹竿围成的栅栏,隔出将近三十丈的空地,接下来才是与染病者有着密切接触的灾民们的帐篷。
接着又是一道栅栏,三十丈空地,这是最后一块区域,也是染病灾民们的“病房”。
病房建得很大,每个帐篷可以容纳将近二十人,特意用两层草席做了加厚,防止身体虚弱的病人们夜里寒凉时感染风寒。
隔离帐篷区与病房帐篷区左右两侧都有距离稍远的小帐篷,则是为照顾病人们的“护理人员”准备的。
病房帐篷区紧邻草庙,也是为了方便护理人员们从神像处取得药水给病人喂服。
草庙后面也盖起了几座帐篷,是为了信众们“与神仙大人彻夜长谈”准备的,可以通过三个帐篷区左右两侧的隔出的小路直通军营,不必从病房帐篷区和隔离帐篷区之间穿过。
在规划整齐的谷地上,兵士们和灾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