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民用飞机肯定是要有足够的商业价值,別人才会斥巨资购买,又不像军用飞机,能打仗就行。
赵瑞龙当然不会说,自己不仅系统附身,还完成了第三个系统任务,让大姐夫倖免於难。
系统奖励自己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全套製造技术,並成为顶级航空製造技术专家。
要不是有技术也懂技术,有十足的把握,赵瑞龙也不可能斥巨资研发国產大飞机。
就像眼前这款涡扇发动机……
正常情况下,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设计,再到样机製造、定型试验,都需要好几年时间。
而要想歷经重重考验,拿到型號合格证,还要再好几年的时间。
因而一款航空发动机从研发到成熟,顺利的话也要十来年。
对於经验相对欠缺、基础也比较薄弱的国家来说,甚至要二三十年。
但有系统辅助、详细图纸都有。
赵瑞龙当然就不需要那么久。
如今之所以还要大规模生產很多台,纯粹是为了检验是否真的先进可靠,也为了拿到国家颁发的型號合格证。
因而別人的研製,是真的要慢慢研究、仔细试验、反覆修改,就像做一道很深奥复杂的大题,得一点点的摸索。
赵瑞龙不仅有破题方向和解题思路,连標准答案都有,没直接说自己的造出来发动机百分之百先进可靠,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於最后如何说服眾人?
赵瑞龙不介意將同样的答案,复述给董天傲。
“怕什么呀?失败是成功他妈!”
“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源於一次勇敢的尝试!”
“如果因为害怕失败,害怕技不如人,就不去勇敢尝试。”
“那么咱们龙国人什么时候才能造出自己的国產大飞机?”
“拥有几千年文明歷史的我们,智商一点儿也不低於外国人。”
“凭什么他们能研製出来的大飞机,咱们却连尝试研製的勇气都没有?”
“难道咱们就只能永远棲居在中低端產业链上,用八亿件衬衫换一架客机?”
“就算我的尝试失败了,但也绝非毫无意义,我至少锻链了研发队伍、提升了供应链、积攒了经验教训,为国家出手打下了基础!”
这一令人振奋的番话。
当初就让高层一个个哑口无言。
如今自然也让董天傲无言以对。
摆脱屈辱、走向富强的歷史,不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吗?
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悬殊巨大的时候,先烈们都没有退缩,拋头颅洒热血,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敌。
在一穷二白生活都很困难的时候,先辈们也没有彷徨,勒紧裤腰带也造出了核武器,让国人再也不受欺凌。
而经过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早已不再是穷困潦倒啥也没有,为什么不研製大飞机?为什么不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
这时候,冷儷霏往前一步说道:
“瑞龙,我相信你!”
“外国人能办成的事,咱们龙国人也行!”
赵瑞龙转身笑问道:“你真对我有信心?”
“当然有呀!”
冷儷霏笑道:“你研製的mp3、计算机、3g手机、新能源汽车等等,哪一样没有火爆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