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从上午开到下午,看着越来越近的小村庄,已经隐约能听见农村特有的狗叫声了。也不知道爷爷奶奶怎么样了,快三年没见了。
爷爷总是戴着那个标志性的前进帽。
就是赵本山小品上经常带的那种。
穿着土里土气。
像个踏实的老农民。
谁能想到年轻的时也商海里的弄潮儿。
虽然最后被浪打在岸上了。
奶奶在我印象中总是穿的漂漂亮亮的。就算不是也会穿干干净净的。完全不像农村人。对于爷爷可以称呼老,但,奶奶在我印象中就不怎么老。
当年我爷爷在外面打拼攒下一笔家业。
回到家已经20多了,但架不住有钱。
娶了年仅16,青春靓丽的奶奶。
那个时候没有计划生育。
春天结婚,冬天就生娃了。
奶奶对爷爷也很满意,毕竟年少多金,身强体壮。
回了农村后,耕地更是一把好手。
还会来事,从来不让奶奶干粗活。
连下地都少有。
放在那个时代。
绝对是一等一的疼老婆。
奶奶给爷爷生下一子一女,庆幸的是都随了奶奶的相貌基因,老爸英俊,姑母漂亮。
这也导致了老爸的【人在花丛中,他在丛中笑】。
从15岁就开始,老爸年纪轻轻就左搂右抱。
还没上完高中就把我妈搞大了肚子。
刚托关系当上老师的妈妈就这样嫁给了被强行退学的我爸。
这样算下来,奶奶确实不老。不过三年都过去了。奶奶应该早已不是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那个模样了。
明亮的车灯驶进乡村,左拐右拐。
停在一个盖有2层小楼的小院前,院墙看起来古色古香,但是红砖混子水泥土高3米左右,主打的就是一个结实。
就是漆红的大门看起来气派。
但是木头的。
本末倒置了,属于是。
小院看起来很有现代风格,这是在我上初二的时候,爷爷翻建的。爸爸托的关系找的设计师。根据农村习惯进行了风格化改造。
小院大门敞开。门头罩两边挂着昏暗的灯泡。我和爸爸下了车,汽车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小院。
听到车响,能从大门往里看见,一个人有匆匆忙忙走过来。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老棉袄,戴着前进帽,脚下穿着一双黑棉鞋。正是我爷爷。
他一边走,一边还兴奋地喊道:“哎呀,是我大孙子回来了吧!”声音里满是激动
爷爷走到门口,连看都没看老爸,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车旁的我,他先是愣了一下,显然是三年来我的变化太大了。
差点没认出来。
随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哎呀,强子,你都长这么高了!”他快步走上前来,伸出那双粗糙的大手,一把将我拉到怀里,用力地拍着我的后背。
拍了两下后,李钢山似乎意识到什么,赶紧松开手,上下打量着我,眼里满是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