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础的设备就是切割机,它可以是把钢板、钢管切成需要的大小。
用来生產火箭弹的外壳、发射架的钢管。
折弯机是把钢板弯成“u型”“圆形”。
可以生產发射车的车架、火箭弹的尾翼支架。
焊接机是把切开、弯好的金属件焊在一起。
可以把发射架的钢管焊在卡车底座上,火箭弹外壳焊成密封的筒。
这些设备兵工厂都有……问题不大。
至於造精密零件的设备,比如数控工具机。
这就好像“高精度雕刻机”,能在金属上挖小孔、铣纹。
用来控制系统里的电路板底座、火箭弹的尾翼轴,差一点点就用不了。
要求极高。
幸亏系统之前奖励了数控车床。
不然,很多武器都无法生產。
另外,还需要电路板生產线。
它是专门做控制用的电路板,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小零件,得用机器自动贴上去,比手工准100倍。
这个得电子厂才能完成……目前陈若楠在负责。
至於剩下的火箭弹发电机和弹头。
和之前单兵防空飞弹的工序差不多。
这倒是不难。
无非就是把火箭燃料,像浓稠的油,精准灌进火箭弹的燃料舱,多了少了都会影响射。
弹头组装机则是把炸药、引信装到火箭弹头部,得密封好,不然会漏。
问题不大。
最后就是组装和测试设备。
比如起重机、液压吊臂,把发射架、火箭弹这些重傢伙吊到发射车上组装。
兵工厂有。
校准仪是调发射架的角度、控制系统的雷达。
让雷达能精准跟踪100公里外的目標,角度差0。1度都不行。
林天看了一圈下来,唯一不確定性的就是计算机和线路板。
“看来得找一下陈若楠才行……”
三天后。
全国各地原子能人才全部齐聚102兵工厂,其中就包括於悯和郭泳怀。
第一次原子能研究院会议正式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