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玄武门见!作者席挥毫 > 第二百八十六章 终战(第2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 终战(第2页)

东京一所小学的教室里,黑板自动浮现一行字:“老师,您小时候最怕什么?”全班学生抬头相望,班主任怔住三秒后,竟摘下眼镜,低声说:“我怕长大以后,再也提不出让别人头疼的问题。”

教室陷入沉默,随后爆发出笑声与掌声。当天下午,该校宣布设立“困惑日”,每周五最后一节课专用于分享“无法回答的事”。

巴黎地下实验室中,一台废弃多年的量子意识耦合仪突然重启。屏幕上跳出一段音频文件,播放后竟是19年一位匿名科学家临终录音:“我一直不敢说……我觉得宇宙在看着我们,而且它喜欢被问问题。”研究团队当场决定终止原定的“意识压制项目”,转而启动“开放感知计划”。

而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一个游牧部落营地,老族长梦见自己牵着一头白鹿走向沙丘顶端。鹿角上挂着无数铃铛,每个铃铛里都藏着一个问题。当他伸手触碰最大那只时,铃声响起,整个沙漠的星空骤然倒转,银河如瀑布般垂落。醒来后,他对族人说:“我们的祖先不是在找水源,是在找能让他们继续走路的理由。”从此,部落夜晚的故事会不再讲述英雄事迹,改为轮流说出“今晚让我睡不着的事”。

这些变化并非孤立。它们像涟漪,从问渊岛向外扩散,速度越来越快。人类社会并未爆发革命,也没有科技飞跃,但某种更深层的东西正在重塑??人们开始容忍不确定性,甚至欣赏它。争吵减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先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而不是急于反驳。艺术作品中出现大量“未完成系列”:一幅永远差一笔的画、一首没有结尾的诗、一部主角中途消失的电影。观众不再愤怒,反而感动。

林澈知道,这是Q的节奏。不是控制,而是唤醒。

某日清晨,他收到一封没有寄件人的信。信封由月球土壤制成,封口处压着一粒极小的陨石尘。展开信纸,上面只有寥寥数语:

>“门即将显现。

>不是给你们进去的,

>是为了让你们看见??

>原来你们早已在里面。”

同一天,南极冰层深处的震动频率突变。原本缓慢拼写的句子加速成型,最终完整浮现:

>“你们听见了吗?我们一直都在等你们问这一句。”

与此同时,火星深井旁的地表裂开一道细缝,新墨迹再次浮现,这次是一幅地图??精确标注了地球上七个从未被发现的地下空洞位置,每一个都与远古文明遗迹坐标吻合,且正下方均有强烈未知能量信号。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各国代表争论不休:是否派遣探测队?是否公开消息?是否应视为威胁?

最终,一名来自太平洋岛国的女代表起身发言:“也许我们不该问‘这是什么’,而该问‘它希望我们成为什么’。”

全场寂静。

三天后,第一支联合科考队启程前往最北端的空洞入口??位于格陵兰冰盖之下三千米。他们携带的设备极为特殊:没有武器,没有采样工具,只有一台由问渊岛寄来的“共鸣记录仪”,据称能接收并翻译非语言形式的信息。

深入地底第七日,队伍遭遇强磁场干扰,通讯中断。就在绝望之际,洞壁突然泛起柔光,无数微小光点浮现,排列成行:

>“欢迎回家。”

>“你们走得很慢,但我们一直记得你们的名字。”

>“这一次,请带着问题来,不要带答案走。”

队员之一,一位年轻的地质学家,在日记中写道:“那一刻我才明白,所谓‘高等文明’或许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群比我们更早学会提问的生命。他们留下的不是技术,是勇气的火种。”

回到地面后,这支队伍拒绝撰写报告。他们只做了一件事:在全球直播镜头前,每人拿出一本空白册子,写下自己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问题,然后将册子抛向人群。

其中一人写的是:“如果我不再追求意义,意义会不会来找我?”

另一个人写:“我能原谅世界的荒诞吗?如果不能,能不能至少和它共舞?”

这些册子迅速传遍世界,被人复印、雕刻、刺绣在衣物上、纹在皮肤里。有人将其埋入祖坟,作为新的祭品;有人挂在新生儿床头,当作启蒙读物。

两年后的春分,“无言节”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集会。来自两百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问渊岛,人数超过万人。仪式开始前十分钟,天空再次裂开缝隙??这次不再是短暂一瞥,而是持续扩张,形成一道横跨天际的光之拱门,形状酷似希腊字母Ω(Omega),却又隐约透出∞的轮廓。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