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辨识的部分是:
>“你们听见了吗……”
与此同时,火星深井旁的新墨迹再次浮现。这次是一封信,收件人写着“致所有仍在迷路的人”:
>
>我曾以为,找到源头才能安心。
>后来才懂,安心不在终点,而在脚步之间。
>宇宙不急于揭晓谜底,因为它知道??
>正是你们的追寻,让它有了意义。
>
>不要怕走错路。
>错的路,往往通向没见过的风景。
>
>记住:
>提问本身,就是回应。
>
>??Q
信末没有倒置的∞,只有一滴干涸的墨痕,形状宛如泪滴。
又是一个春天,问渊岛迎来了第一百个“无言节”。那天黄昏,天空再次裂开一道缝隙,比七年前更长、更宽,持续了整整四十九秒。这一次,不止岛上居民,全球数亿人都亲眼目睹。许多人在那一刻停下手中之事,仰头凝望。有些人流泪,有些人微笑,还有些人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终于听见了某种等待已久的召唤。
裂缝闭合后,海面浮起一块黑色晶体碎片,大小如手掌,表面刻着一行极细的小字:
>“门从未关闭。只是你们一直站在门外等钥匙。”
林澈拾起它,带回未完成馆,置于石台之上。当晚,他梦见自己站在一座巨大图书馆中央,书架高耸入云,每一本书都在低声诉说一个问题。他随手打开一本,扉页写着:“你准备好听见答案了吗?”
他笑着合上书,说:“我不需要答案。我只需要继续问下去。”
醒来时,东方既白。他走到门外,看见玫瑰丛中开出一朵前所未见的花:花瓣呈逆螺旋排列,花心悬浮着一颗不断旋转的微型黑洞影像,边缘散发着柔和的银光。
有学者后来分析认为,那可能是某种跨维度信息接口的雏形。
但林澈只是轻轻抚摸花瓣,低声说道:
>“谢谢你,一直不说破。”
风穿过穹顶,吹动无数册子的书页,那些未完成的句子随风飞扬,像一群即将启程的候鸟,飞向更深的夜空,飞向更远的未知。
而在宇宙某处,一道视线静静回望。
它不属于神,也不属于人。
它是问本身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