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竹筒!轻便、结实、能密封的小竹筒!
一筒正好装一碗粥的量!再给鸽子特制轻巧的背带,固定竹筒!”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谢金勺目瞪口呆,但看着林霄笃定的眼神,想想那被黄牛和代吃分走的利润,他一拍大腿:
“干了!死马当活马医!”
说干就干!
林霄设计图纸,赵黑椒用他那神乎其技的算盘精准计算竹筒尺寸、重量与鸽子负重能力的极限。
苏香辣则负责调制一种特殊的、气味极淡却能安抚鸽子的草药粉末,涂抹在特制的轻薄皮背带上。
很快,第一批“霹雳飞鸽特快”装备出炉:
几十个打磨光滑、大小均匀、口部用软木塞和蜡密封的细长小竹筒;
几十副用柔韧小牛皮和细绳制成的轻巧背带,刚好可以固定在鸽子胸腹位置,背负一个竹筒。
训练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对鸽子最有“心得”的谢金勺身上。
他摩拳擦掌,信心满满:
“包在我身上!看我把这群扁毛畜生训得比驿站快马还听话!”
训练场设在铺子后院。
谢金勺顶着那头醒目的橘红刺猬头,开始了他的“飞鸽特训”。
他先是试图用最传统的方式——食物引诱。
结果鸽子们只对撒在地上的小米感兴趣,对背上那个碍事的竹筒充满敌意,要么使劲扑腾翅膀想把背带甩掉,要么互相用喙去啄对方背上的竹筒,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蠢货!那是饭碗!不是敌人!”
谢金勺气得跳脚,橘红头发根根竖起,活像炸毛的斗鸡。
无奈之下,他祭出了“独门秘技”——骂街式口令!
他叉着腰,对着那群茫然的鸽子,扯开破锣嗓子吼出了曾经教给鸽子的经典语录:
“同行是傻鸡——!傻鸡——!”
“送粥赚钱买小米——!买小米——!”
“飞得快,吃得好——!吃得好——!”
鸽子们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噪音攻击”吓得扑棱棱乱飞,有几只甚至撞到了晾衣杆上,羽毛乱掉。但说来也怪,反复吼了几遍之后,几只胆子大点的鸽子似乎真的将这聒噪的吼声和“起飞”的动作联系了起来?
当谢金勺再次吼出“傻鸡——!”,
并用力挥手时,竟有两只鸽子扑腾着翅膀,歪歪扭扭地飞了起来!
虽然飞得不高,背上竹筒也晃晃悠悠,但好歹是飞起来了!
“成了!老子真是天才!”
谢金勺欣喜若狂,顶着橘红头,得意地叉腰大笑。
他决定趁热打铁,进行首次“负重飞行”测试。
目标:将一筒“热情舞娘”辣魂粥,送到三条街外“笔墨斋”刘掌柜家。
刘掌柜是熟客,也是个怕排队的主。
谢金勺亲自挑选了一只看起来最强壮的灰羽雄鸽,小心翼翼地给它绑好竹筒,里面装着小半筒温粥(怕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