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绒从摩托车上下来,“还在拍呢?午饭吃了吗?”
小吴解释,“谢哥刚搬来还不能做饭,我本来准备带谢哥跟我一起去村里食堂吃点,刚要下播听说村长你在外面捡到一头猪要带回来,就留下来看看。”
“猪是顺利叔家的,我给他带回来。”王顺利连连道谢,刚要把猪往家里赶,猪赶紧哼唧了两下提醒她。
“哦对了,叔你家猪看着挺饿的,我看见的时候它在道边拼命吃草呢。”
“是,这只最近胃口好好不好的,可能天气热了,身体出了点问题,等会我回去给它吃点药。”王顺利觉得猪能跑那么远,大问题也不会有,现在看着也挺精神的,连医生都不用去看。
“胃口时好时坏是不是最近换了新饲料了,新饲料它不爱吃?”奚绒提醒道。
这么一说的话……王顺利点头道:“还真是,旧的饲料快吃完了,买了新的,怕猪吃不惯现在就是新旧饲料交替着喂,新饲料也没问题的,其他猪都吃的好好的,就这只有问题,应该不是饲料的原因,是猪的原因。”
不知道怎么说了,奚绒说的更直接了一些,“这只猪挑食吧,你回家后就关注一下它,看它不肯吃饭的时候,是不肯吃新饲料,还是新旧饲料都不肯吃。”
王顺利看村长这么说,又连他家里换了猪饲料这事都知道,大概明白她的意思了。
之前村里就一直传村长能跟动物交流,村里猫猫狗狗都亲近她,大部分人都半信半不信的,但是所有人都默认她是有点这方面的神异在身上的。
于是点点头,心里想,要真是这样的话,这猪是宁死不吃新饲料,以至于都饿的越狱出去吃草了,不仅跑出了猪圈,还跑出了村。
嘿挑食猪,第一次见。
回去给它加餐。
谢泽在旁边跟粉丝说拜拜,要下播了,明天见。
下了播就凑到奚绒旁边,“绒绒姐,跟我说说,你怎么把猪带回来的,它怎么这么听话啊,我还以为只有狗聪明一点,知道跟车。”
“因为我是村长啊,村里的猫狗鸡鸭猪都知道我是村长,当然都听我的。”奚绒把摩托停在村口,拎着头盔跟他们一起走,“再说了,猪也是很聪明的好吗,不一定就比狗笨。走吧,村长请你吃食堂。”
村委食堂不大,以前都是按人头定的餐,后来有些村干部也会带小孩子来食堂,带家属的也有,偶尔来上一次,饭不够吃,就请了一个阿姨来做饭,有时候也有寡居老人来吃,大人出门了,叫孩子自己来食堂吃。
慢慢的村食堂也就不再只对村干部开放,而是对酸枣村整体开放。想吃的都可以来吃,当然不是免费的,村里买了套二手设备,给想吃食堂的人办了饭卡,往里充值,来吃饭的人直接扣卡,不常来的人也可以现金支付。村干部的餐额则是折成餐补,每月直接发放到卡里。
现在食堂一共是提供了十四个工作岗位,每个月还小有营收,这都是奚绒来了以后的变化。
对于食堂她还是挺满意的,阿姨们把卫生搞得很干净,做的饭菜也好吃。
三人来的时候已经不算早了,很多受欢迎的菜都已经没有了,剩下的荤菜寥寥无几。
打饭的阿姨看到村长来了,赶紧把剩下几个荤菜都装起来,“村长这么晚了还没吃饭呐,这都要没菜了,要不给你们下个面条就菜吃?”
“你要吃面吗?”见谢泽都可以便拒绝了,菜是不多了,但是他们三个人吃的份还是有的,接过三个荤菜,又要了两个素菜“不用麻烦下面条了,饭就行了,我们随便吃点。”
转头把两个餐盘分给他一个让他端着,另一个让小吴端着,自己则是问了他们喝什么,去旁边买冰饮料。
奚绒把他们的饮料推过去,坐在谢泽对面,“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习惯?”
谢泽低头扒饭,“目前来看挺好的,遇到的人都挺友善的,我主要是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如果邻居能一直保持这种好相处的态度,谢泽觉得自己能在这里呆很久。
“就是刚刚直播的时候简单逛了逛,这里好像很多老人,没有几个年轻人,孩子倒是有,就是也不多。”
奚绒叹口气,人口老龄化,这是很多村子面临的问题,并不只是酸枣村。她回答谢泽的疑问:“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有能力的基本也都把孩子带去城里读书,镇上虽然有小学,但是师资力量确实不如外边,也能理解。”
“我上任也有一年多了,有印象的年轻人寥寥无几,村里年轻人最多的时候,就只有过年那会。其他大节小节,回来的也不多。”
山村很好,只是留不住人。
奚绒把话题转到谢泽身上,跟他聊了一些后续小院建设的话题,“小吴大学是读建筑相关的,你要是有问题也可以问问他,名牌大学毕业的,很厉害。”
“买建筑材料什么的,都可以叫他陪你去,不容易被人糊弄,还有一个事,”奚绒征询性的开口,“到时候装修,希望可以优先考虑村里的师傅。”
谢泽嗦了一口雪碧,乐道:“那肯定没问题啊,到时候我也安排了自己动手的环节,但是主要还是得靠师傅。”
一顿饭吃的挺快的,俩人聊的挺轻松的,很多沉重的问题没有深入去聊,小吴一直在旁边默默吃饭,注意着俩人的对话,但是不怎么搭话。只有奚绒提到了他的名字,才会象征性的开口。
饭后三人走出食堂,被拴在外面的哈士奇原本被几个孩子围着在玩,一看到主人出来,立刻站起来控诉的嗷呜了几声,“竟然自己吃饭不管狗,狗要闹了。”
“萌萌午饭吃什么啊,要不要从食堂带一点吃的给它回去吃?”
谢泽上去把狗牵在手里,“没事,不用管它。它回去吃狗粮,不过平时它也就是早晚吃一顿,不经常吃午饭的。”
“那行。”吃完午饭的三人在食堂门口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