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又开始上课了。
桑宛礼貌微笑,我们学生是这样的。
很快,熬过一上午的桑宛迎来了午休。
桑宛趴在桌子上,想着这次就看看书吧,正好把那个读后感的作业完成。
桑宛翻开《谈美》,刚读了两页,她就感觉不对劲了。
那些字她都认识,句子似乎也能读通,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她好像就不理解了。看书看着看着,她好像只是在看着了。
什么“美感经验的直觉性”、“心理距离的适当调整”、“物我两忘的凝神境界”,桑宛此刻脑子仿佛只能接受单纯的文字录入,而不提供理解服务了。
她叹了口气,把额头抵在微凉的书页上,“美,怎么会这么难懂!”
“嘿,我就不信了,我还能看不懂嘛!”桑宛决定多读几遍,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该还是有的吧。
五分钟后,“好的,没有。”
桑宛啪的一下合上书,对于“abandon”这个单词桑宛理解非常深刻,此刻也是践行了。
就在桑宛准备合上那本让她头晕眼花的《谈美》,将它塞回桌肚时,她随意地朝后方瞥了一眼。
桑宛发现作为小组组长的闻淮书正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摊在桌上的书,也是《谈美》。
“他好像看的很认真,感觉是看懂的样子,正好,要不问问咱组长吧。”桑宛思索着。
此时,桑宛看到闻淮书放下书,准备拿水杯喝水。乘着这个空档,桑宛往前凑了凑,“组长,我没太懂。你看这里,”
她翻开自己那本,指尖点着,“‘美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这句话,到底该怎么理解啊?”
她没好意思说“完全不懂”,她怕闻淮书觉得她太傻。
闻淮书抬眸看到桑宛的突然凑近,身体僵硬了片刻,听到她的话又错愕了一瞬,似是没料到她会询问自己。
桑宛看到他的神情,有一瞬间后悔问他了,完了,看来这个问题太简单,他不会厌蠢吧。
闻淮书正了正身子,马上回过神来,顺着她的指尖看了看那段文字。
他略一思索,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最后定格在窗外的梧桐树上。树叶被秋风吹得微微摇曳,光影斑驳。
“比如,你看那棵树。”他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看过去。
桑宛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同样一棵树,心情好的时候,你可能觉得它充满生机,很美;但如果心情低落,或许就会觉得它枝叶零落,显得有些萧瑟。”
他收回目光,看向她,声音低沉平和,“树还是那棵树,它的形象没变,但你的心情不同,通过它感受出的情趣就不同。简单说,美不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而是人的主观意识和物体形象结合后产生的一种体验。”
他用一个具体的例子,向桑宛解释。
桑宛看着那棵梧桐树,回味着他的话,她恍然大悟般地“啊”了一声:
“原来是这样!谢谢组长指导。”
桑宛向他抱拳表示感谢。
“天呐,此男有几分知识啊。不行,我也要有。”桑宛暗想。
闻淮书颔首,嘴角微微上扬,示意收到。
桑宛决定再看几页,忽然燃起莫名的斗志,读后感好像也有点灵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