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杜若猛地向前扑过去,拉住他的胳膊又是恳求,“……爹爹,你何必做到这地步!”
他早就应该这样唤王玉青一声了。
最早为杜若起名的时候,没有让他随自己姓,王玉青是存了几分私心。他幻想着自己还能有抚育亲生子女的那天——而杜若的家人也看做是王玉青大发善心,因此对他感恩戴德。
后来王玉青渐渐觉察出自己并没有与意中人两心相印的福分,也断了曾经的念头。
然而杜若的姓到底没法再改。他一天天成长起来,玉兰花一样漂亮。梨园里多得是居心叵测之人,这几年也有的是贵客,想要邀约杜若私演甚至过夜——都被王玉青不管不顾地挡了回去。
他那时总是说,我这个徒弟心思单纯也不好男风,您不必多想。倘若强闹起来,反而都丢了面子,我王玉青也不是卖子求荣的人。
这些事他从未对杜若提起过,也没料到杜若真的有断袖之好。至少在这十几年里,至少在庆昌班,至少在护佑杜若平安长大的这件事上,王玉青问心无愧。
王玉青看了他泪水涟涟的脸,又是重重叹气,把手里的戏本摔到桌上。
“好自为之吧。”王玉青也不忍心去看杜若的脸,背过身说,“我没什么能再教你的。”
杜若咬住手指止住自己的哭声,重重地垂下了头。
柳方洲犹豫地站起身。
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是安慰黯然哭泣的杜若还是劝解心意已决的王玉青,但是直觉让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原地不动。
见柳方洲有所动作,道琴也翻身坐了起来,连滚带爬地抓起火锨,唰一下把烧焦了的社章从炉火里抢了出来——他动作太急,火舌燎到手背上登时红了一片。
“柳方洲。”
王玉青面不改色地叫过自己的二徒弟。
“……师父。”柳方洲的脸色也仍然沉着,“您有什么吩咐?”
“中秋吃蟹的时候,你不是犹豫着想问我,齐善文那张请柬的事吗?”王玉青说,“过来。”
他果然什么都清楚。
柳方洲依言跟在王玉青旁边,再一次走进了书房。
在他们身后,杜若抓着道琴烧伤的手,着急地喊着别人拿些药膏来。道琴白着脸只是摇头说没事。
“乌珠勒怕是从此走不了唱戏的路了。”王玉青淡淡说了一句。
柳方洲知道他的意思。道琴功底不好,现在也没有师父教导,所唱的又是旦角。手上的烧伤如果又留了疤痕,往后再想唱戏,恐怕全无可能了。
那难道不也是你王玉青的错?柳方洲心里暗想,要不是你将社章一把扔进了火里,道琴至于不管不顾地伸手去取?
王玉青打量着柳方洲的神色,忽然又是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