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在古代是什么兵器 > 第 22 章(第2页)

第 22 章(第2页)

韩亦行抬步上了楼梯,边走边说:“我先前来过一回,这里头的账目混乱,也没个专人整理,估计就每年该上报账册时才会有人来吧。”

孟阿沅跟着他上了二楼,眉梢微蹙:“我家那么大点儿的铺子,平时账本都要一月一更,这么大个都作院,对待账本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会如此随意?万一哪日要查,岂不会乱作一团?”

“都是随意糊弄的。”他负手而立,眼中尽是讥讽,“一年到头才拢一次账,每次也不过敷衍半个时辰就能造出个数目来,你说这活儿轻松不轻松。”

孟阿沅瞠目结舌,诧异道:“那,领导。。。。。。那卢大人什么的不会哪天到这来查账吗?”

韩亦行耸耸肩,“正是因为没人看,所以才没人整理,他们唯一要应付的就只有一年一度的岁计。”

“这么说,都作院上回整理账目是十个月之前。”孟阿沅粗略一算,环顾一圈杂乱账房,拧着眉道:“怪不得这账房跟废弃了一样。”

韩亦行绕到对面的架子上,抽出一卷破烂泛黄的账本,翻了几下后在某段记录前顿住,随即念道:“宣和四年冬,为灵州城防演练,依牒申领腰刀二百柄、长枪三百杆、神臂弓五十张、破甲箭三百支,拨付神虎营使用。演练事毕,验得刀一百二十八柄刃卷、枪一百六十四杆柄折、损耗箭二百七十一支,具状申报兵马都监,按《军器库令》造册报废,核准报废销账。”

他放下账本,从孟阿沅这个角度看去,他的神情极度阴沉,只听他闷声道:“类似于这样的记录还有很多,为了核验,我找到了《军器库令》一一核对,发现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报废记录。”

孟阿沅顺着他的话往下说:“也就是说,这些兵器根本没有报废,或者说,压根没有‘城防演练’这一说,只不过是某些人想要私吞军械而找的由头罢了。”

“嗯。”韩亦行低声道,他又转身往最里头的架子走去,“跟我来。”

“这里存放着灵州历年军械制造与玄铁消耗记录账册。”韩亦行目光在架子上梭巡,指尖落在“军械司·丁酉年”账册上,他将册子抽出递给孟阿沅,道:“你来看看,这上面的数目有没有问题。”

账册在她手中随意一掀,目光落在字迹上,轻声念道:“宣和三年春,领十八斤沉锋铁造箭头,损耗九斤。”念罢,她倏然顿住,思忖半晌后转头看向韩亦行,神色凝重道:“我虽未接触过沉锋铁,也没有锻造过箭头,但铺子经常制作铁齿杷,所以只能大概类比一番,若用最普通的铁矿制作铁齿杷,大约是每斤铁矿损耗三两左右,而都作院有更加先进的锻造技术和炉子,哪能损耗这么多呢?”

韩亦行倒没多大反应,又抬手随意抽出两卷近几年的账目递给她,“你再看看这些。”

孟阿沅拧眉仔细翻阅,随着她眉间沟壑渐深,指尖翻阅纸张的速度愈发快了,纸张摩擦的“哗啦”声回荡在账房中,“全是假的,损耗量压根对不上!”她语气急促,末了猛地停手,将账册“啪”地合上,垂首急促喘气。

账册已合上,但那些假到不能再假的数目像无数根细针一般扎进脑子里,搅得她太阳穴直突突。

韩亦行抽回她手中的账本放回架子上,此刻他心已了然——

这些年,都作院不仅私藏沉锋铁,就连库房里囤房的品质上乘的军械都不放过,而且,这些军械和沉锋铁最终流入何处,也暂无从得知。

半晌,孟阿沅理好情绪,问:“你有头绪吗?”

“五年前,灵州四大世家严氏一族惨遭灭门,满门上下三十余口人一夜之间全部殒命,彼时震惊朝野,当时的灵州知州和通判因被卷入此案而惨遭罢免,到现在还被关在牢里。”他停顿一下,又补充道:“好在人还活着,虽然看上去状况不太好。”

按说照大雍律法,犯下如此命案,早该被斩首示众,可这两位大人只是被关进牢里,而性命无虞。

看出孟阿沅的疑惑,他又解释道:“因为找不出关键证据,又查不出其余相关人员,所以此案一直搁置,但是,这案子总得有人顶着,这两位嘛,自然而然就成了替罪羊。”

韩亦行说的是“替罪羊”,而不是什么“嫌犯”,似乎在暗示先知州和通判是蒙冤入狱。

孟阿沅倚着架子看他,眼神带着几分好奇:“所以韩大人认为他们两个是无辜的?”

韩亦行瞟她一眼,悠悠道:“他们二位品行如何,你不应该比我更清楚吗?我才来多。”

说实在的,她确实不太清楚,五年前,恰巧是林知蕴穿来的时候。她来到大雍时,灵州通判就已经是卢惇言了,只是从孟玄德和街坊口中听到过那两位大人有多么亲民,以及对他们入狱一事的质疑和唏嘘。

她摸了摸鼻尖,轻咳一声,言辞闪烁:“二位大人……为灵州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可惜……真是可惜。”

为转移话题,也为避免惹他生疑,她问道:“韩大人可是有怀疑对象了?”

其实他说得很明显了,与都作院管事的相熟,又有权力包庇他们的,除了通判卢惇言还能有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