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嘿嘿一笑:“咱是那样的人吗?我就是想着,咱老百姓,干啥都要响应囯家号召。
国家给咱渔民补贴这么多钱,肯定是出于宏观调控下的结果。
政策出来了,咱不得紧跟政策走吗?我可是五好渔民代表,做表率咋能少了我们呢?”
杨伟坏笑:“对,陈红同志,还是你最精明。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陈红已经和他很熟悉了,毫无形象的翻了个白眼,“我有的选吗?不论好坏你既然说出来了,肯定都得说。
你自己做主吧,好的坏的我都能接受。反正天也塌不下来,就是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
别卖关子了,我现在要是走了,你可会被憋坏的!”
“你这人真无趣,想逗逗你都不上套!
好吧告诉你吧,坏消息是补贴的事不归我们海事局管,你找我是烧香拜错庙门了。
好消息是,我大学同学今年刚调进市渔业局,我可以介绍给你认识。
我们俩关系不错,等会儿我给他打个电话,你带上购船合同、订金收据、和两张一寸证件照片。
直接去渔业局找他,让他帮你先登记填写申请材料。
等渔船交付的时候,拿着正式发票去渔业局,上报领取补贴就行。”
一寸的照片陈红空间里就有现成的,看着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才下班,陈红离开海事局,直奔渔业局而去。
朝里有人了
渔业局离海事局不远,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进了渔业局,陈红打听到杨伟同学的办公室,就直接敲门进去了。
办公室里有两张办公桌,在靠窗口的位置并排而放,有两个男人们相对而坐。
她一进门,屋里的两个人同时站了起来,一起和她打招呼。
“哎哟,这不是于家村的陈红吗,你咋来了?”
“你就是陈红吧?杨伟刚给我打过电话,请坐。”
两个人有一位年纪在三十多岁,身穿白衬衫黑色鸡心领毛背心,下身着青色西裤。
另一位年纪在五十岁左右,穿着白衬衫深蓝子休闲西服。
先和陈红打招呼的就是他,听着是认识陈红,可陈红不记得认识这人。
年轻点的肯定就是杨伟的大学同学王兴元。
“我是陈红,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位领导,我眼拙,咋没认出您来呢?您是?”
陈红绞尽脑汁也没想起这位是谁,她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很是不好意思,脸都涨红了。
年纪大的中年人笑了:“我叫赵长民,你不记的我正常,咱俩也没打过照面。
你是咱们市里的海洋卫士,去年打捞上交了五次敌国的声呐装置。
市里开表彰大会的时候,我们渔业局的人都参加了。
当时我们都坐在台下,你坐在前排,上台领奖的时候,咱们市里的渔业局海事局职工都见过你。
你可是咱们荣城的名人呀!
你记我们不好记,我们记你可是一记一个准。听说你坚持两年花巨资往近海放生鱼苗,是咱们荣城渔民学习的榜样。
对了,你今天来咱渔业局有啥事,不会是又捞到敌国声呐了吧?”
陈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不起,让您失望了,今天来不是声呐的事,我是来给你们添麻烦的。”
说着看了看王兴元,对方也没想到他们科长竟然会认识陈红,看领导的态度,对陈红还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