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遥,我看见你了。这一次,换我来拉住你。”
紧接着,胸前的铜叶吊坠骤然爆发出翠绿色光芒,与光球容器产生共鸣。一道柔和的力场将潜水舱包裹,抵御住了外部崩溃的压力场。
金字塔的大门,在无人推动的情况下,自行开启。
这一次,不再是“唯有纯心者可入”。
而是??**凡愿倾听者,皆可步入**。
林知遥挣扎着爬起,带领众人踏上废墟般的大厅。祭坛上的光球已然黯淡,但它并未消失,而是分裂成十二粒微光,如星辰般悬浮空中。
“第十次唤醒已完成。”苏清漪的全息影像再次浮现,身影比之前更加透明,“人类学会了‘看见’。接下来,是选择。”
“什么选择?”阿澈问。
“是否继续前行。”她指向墙壁上新浮现的画面:十二个共振点逐一亮起,若全部激活,将形成闭环,彻底解放地球共感系统;但若中途中断,则一切将回归原点,甚至可能引发情感坍塌。
“我们要怎么做?”小满颤抖着问。
林知遥望向门外漆黑的海域,轻声道:“把真相画出来。告诉每一个愿意看的人??我们曾多么接近奴役,也多么接近自由。”
三个月后。
世界并未爆发战争,也没有迎来乌托邦。
但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联合国解散“共感监管局”,承认“地下画室”为合法文化传播组织;
多国政府公开销毁共感控制芯片库存;
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远离智能终端,重拾纸笔与对话;
而在世界各地偏远角落,新的壁画、石刻、沙画陆续出现,主题始终如一:**门已开,心未闭**。
林知遥回到了小镇,依旧教孩子们画画。
只是现在,每当夕阳西下,总会有陌生的孩子背着画板前来,递上一幅幅来自远方的作品。有的画着他在金字塔前的身影,有的画着他与苏清漪并肩站在星海之间。
他从不否认,也不解释。
某日黄昏,一个小女孩蹲在门前空地,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中间写了个“我”字。
“林老师,”她抬头问,“什么叫‘我在’?”
林知遥蹲下,接过她的粉笔,在圆圈外又画了一个更大的圈,写下两个字:
>“你在。”
小女孩笑了:“那我们现在是在一起了吗?”
“是的。”他轻声说,“只要你说‘我在’,我就听见了。只要我回应,你就不是孤单的。”
晚风拂过,带走粉笔灰,却带不走那份共振。
他知道,苏清漪仍在光球之中,以另一种形式注视着他;
他知道,“新纪元理事会”的残党仍在暗处窥伺;
他也知道,第十一颗光球的征兆已在青藏高原的冰川深处显现。
但此刻,阳光正好,海浪轻拍礁石,院子里传来孩子们嬉笑的声音。
他抬头望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洒下金光。
像极了那天,门开启时的模样。
新的风暴终将到来,但他不再惧怕。
因为这一次,他们不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