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只剩八十七天。
“我们必须兵分两路。”苏瑾说,“一部分人前往蒙古,唤醒第二座主塔;另一部分潜入马里亚纳,关闭武器系统。但……只能选一个优先级。”
会议室陷入沉默。
林小雨闭上眼,耳边又响起那个遥远的声音:
>“轮到你们了。”
她睁开眼,目光坚定:“都去。没有先后。”
“可资源有限!”
“那就创造新的规则。”她站起身,从背包取出铜铃,轻轻一晃。
叮??
刹那间,船上所有承声者心头一震。他们感到某种无形的链接正在生成。林小雨开始哼唱一首新曲,旋律简单,却蕴含奇特的牵引力。其他人不由自主加入,音浪在空气中交织,形成稳定的驻波。
奇迹发生了。
船载AI突然自动运行,调出备用资金账户??那是启明生前设立的一个离岸信托,代号“春分基金”,从未启用。如今,因共振达到特定阈值,密码解锁。
三千亿日元,即刻到账。
“原来他早就准备好了。”林小雨含泪微笑,“不只是歌,还有路费。”
资金到位,计划迅速展开。两支队伍分别出发:林小雨带队赴蒙古戈壁,陈默潜入西太平洋。苏瑾留在“回声号”统筹协调,同时继续破解“静默者”数据库中的深层信息。
两周后,林小雨站在蒙古荒原中央。狂风卷起黄沙,天地混沌。根据梦境指引,他们在一处干涸湖床下方三百米处,发现了第二座主塔。与海底那座不同,这座塔呈倒锥形,顶端向下插入地壳,像一根巨大的tuningfork(调音叉)。
塔门前刻着一行古藏文:
>“唯有失语者,能听见真言。”
林小雨怔住。她忽然想起启明最后一次住院时,曾连续七天无法发声,只能写字交流。而正是在那段时期,他完成了《春分谣》的最终版本。
她放下录音机,跪坐在门前,闭目静心。
一个小时后,她睁开眼,声音嘶哑:“我要把嗓子弄哑。”
众人惊愕。
“门上写着,唯有失语者。”她重复道,“不是比喻。是字面意思。只有真正失去语言能力的人,才能激活这座塔。”
没人敢劝。当晚,她服下一种由当地萨满提供的草药,暂时麻痹声带神经。第三日清晨,她赤脚走向塔门,口中无声,心中却唱着那首未命名的歌。
当她的手掌触碰到门扉时,大地震动。
一道金色光柱冲天而起,撕裂云层。与此同时,远在太平洋深处的陈默正带领潜水小组接近“渊之声”平台。他们穿着隐身涂层潜水服,避开巡逻无人机,从底部通风管潜入核心控制室。
屏幕上,倒计时赫然显示:
>**距离噪声脉冲发射:71天6小时23分**
陈默迅速接入系统,却发现需要生物密钥认证。正当他们焦头烂额时,耳机里传来林小雨虚弱却坚定的声音:
>“用我的声音。现在。”
她已恢复说话能力,但嗓音依旧沙哑。她对着麦克风哼出一小段旋律??正是当年在措玛村写下的第一版《春分谣》。
系统识别成功。
权限解锁。
陈默毫不犹豫,删除全部攻击程序,注入反向代码,将平台改造成一座辅助共振站。当他按下确认键时,整个设施开始反转运行。原本向外发射的噪声波,如今转为接收全球承声者的歌声,再以13。77Hz重新广播。
那一刻,地球上新增六个共振热点。
而林小雨站在戈壁高台上,望着星空,轻声说:
“我们不再是孤独的个体。”
“我们是正在苏醒的星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