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朱先安就是知道了。
唯一的答案就是,李江这傢伙对朱先安的看重,超过了他之前的预期。
甚至都不惜坏了检校司的规矩。
而此时,朱先安人已经麻了。
李巡检真正的身份?
他虽然早就意识到了“好兄弟”李巡检身上的不对劲,但他也没想到,李巡检竟然是检校司的人。
而且,杨三財也是检校司的人。
杨三財盯著同为检校的李巡检。
“內部监督!”这是朱先安的第一反应,也是基於朱元璋性格谨慎多疑的第一反应。
而不是什么互相猜忌下套子。
至於在官僚体系中实行內部监督好不好,对於百姓和皇帝来说,自然是顶好的制度了。
人性不可靠,制度才可靠。
朱元璋自崛起开始,被自己人坑过无数次后,也终於拿起了自我监督这套先进的制度体系。
不过,现在朱先安的关注点,可不在检校司內的自我监督上面。
而是李巡检的身份上。
因为李巡检的身份,直接关乎著他朱先安的安全!
“难怪他对我如此热心,一直不予余力地帮我。原来他也是检校!”
朱先安很快就明白了李巡检为何对自己如此热情的缘故。
自己这个“怪”人,突然出现在龙江关外,自然会落到替朱元璋盯著龙江关的李巡检身上。
“我现在需要想明白的点,是朱元璋已经知道我的存在了吗?”
这个关键的问题一出现在朱先安的脑海里,他的脸就立马僵住了。
龙江关很重要,李巡检是龙江官的巡检,也是检校司的检校。
这两个条件凑在一起,这说明有关自己的情报,早就落到了检校司高层的手里。
至於会不会落到朱元璋的手里?
有很大的概率。
因为朱元璋不是別的皇帝,他是个工作狂。
情报工作是非常繁杂的,並不是每条情报都会落到实处,会被重视。
但其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重要探子呈上来的情报,一定会被重视。
很明显,李巡检提供出去的情报,一定会被检校司高层重视。
至於朱元璋会不会重视,那就由不得朱先安了。
他能做的,就是將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去想,然后基於这种猜测,去做自己该做的准备。
“要抓紧时间打造自己需要的东西了!”
一时间,朱先安內心的紧迫感提到了最高,吃饭的欲望都低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