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属下定不会让人伤了他分毫!”
李巡检声音都在发颤,略微发白的鬍鬚似隨野风舞动。
有了坤寧宫女官这一句话,官途不说青云之上,起码以后求人也有个门路了。
而且,他听出来女官的意思,如果事情办得漂亮,未尝没有留下坤寧宫牙牌的可能。
李巡检知道,虽然自己和检校首领高见贤高大人关係很好,算是高大人的嫡系。
但他是真正的聪明人。
检校见不得光,圣上杀性极重。
这两个条件能让他意识到,做他这一行的,很难善终。
而观察高大人行事的风格,貌似也不是什么稳妥的主,说不定哪天就身首异处了。
靠山山倒,靠人人倒。
他需要提前给自己留一条安全的退路,免得沦为朝堂上的滚滚车轮碾过的蚂蚁。
而他的富贵和生死,就系在朱先安的身上。
”朱兄弟,以后你就是我李洪的挚爱亲朋!”李巡检心里想著朱先安。
辞別三位女官后,快步后退出了正堂。
心情的亢奋,让他连熬夜办差的疲惫都没有察觉分毫。
人生能遇到几次如此机遇呢?
拼了命也要抓住!
凤仪门外,长江岸边,朱先安已经站在了牙行市的门口。
“李巡检说,叫我去找一个姓杨的牙人。此人手里货源很好,没有发生过奴大欺主,或者逃奴的事件。信誉也不差,而且是整个应天府最大的牙人。”
这姓杨的牙人,名叫杨三財。
他院子里,有能读书算帐的奴僕,男女都有,甚至还有外人想不到的“好货”。
而其他牙人手里,几乎很难买到合適的,且能读书算帐的人才。
最关键的是,通过此人手里买来的奴僕,能办真正的黄册,被官府认可的那种。
其他牙人可没这般大的本事。
从其他牙人手里买奴僕,能得到这些牙人私人製作的黄册。
但官府可不认这些黄册,一旦被抓到,会有大麻烦。
而朱先安,是最討厌麻烦的人。
若能用一些银子將麻烦消除掉,他甘之若飴。
“虽然在杨三財处买奴僕,价格上贵一点,但也是值了!”
在这特殊的时期內,给奴僕办黄册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毕竟,圣上禁奴僕买卖的禁令,现在不仅没有取消,反而愈来愈严厉。
为何会越来越严厉?
因为民间的蓄奴之风,实在是太猖狂了。
连平民之家,都要蓄几个奴僕。